食管压迫型颈椎病又称吞咽困难型颈椎病,主要由于椎间盘退变继发前纵韧带及骨膜下撕裂、出血、机化钙化及骨刺形成所致。此种骨刺体积大小不一,以中、小者为多,矢状径多小于5毫米,在临床上相对少见,易被误诊或漏诊。
1.一般治疗
早期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部和肩背部酸痛发紧、头痛、头晕、上肢麻木,程度较轻,可先不做特殊治疗,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调节:
(1)注意适当休息 避免睡眠不足。睡眠不足、工作过度紧张及长时间持续保持固定姿势等,将导致神经肌肉的过度紧张,强化颈椎病症状。
(2)改变用枕习惯 颈椎的生理曲度(简称颈曲)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会出现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从而使颈曲发生改变,甚至使颈曲变直或反张弯曲。再有,当人们长期姿势不当、生活习惯不良,比如长时间低头工作、睡高枕或颈部外伤、外感风寒时,颈椎的生理曲度也容易发生改变。颈曲的改变或消失,往往意味着椎体稳定性变差,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椎体退变,神经受压以及颈伸肌慢性损伤。
(3)积极锻炼 特别是颈肩背部肌肉的锻炼,正确的锻炼可以强化肌肉力量,强化正常的颈椎生理曲度、增加颈椎生物力学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促进血液淋巴的循环,有利颈椎病的恢复。
(4)可使用热敷 对于缓解局部神经肌肉紧张有一定作用。
2.手术治疗
有以下几种情况之一的颈椎病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1)症状反复发作,经三个月保守治疗无效,且严重影响个人生活质量的;
(2)除持续性疼痛外,还有神经功能异常表现的;
(3)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已经出现脊髓受压的异常表现,且与影像学检查结果相符合。
目前颈椎病治疗手术的方法大致可分为颈椎前路手术、颈椎后路手术和微创手术。通常按照患者病情以及医生的经验判断选择不同术式,最终达到解除神经压迫、增强颈椎稳定性等目的。
1.骨刺过大
如骨刺过大(超过1.5cm者)并超过椎体前间隙及食管本身所承受的缓冲与代偿能力时则可出现食管受压症状。
2.骨刺生成迅速
如外伤等因素致使椎体前缘骨刺迅速形成致使局部平衡失调而易出现症状。
3.食管异常
临床上可遇到仅有4~5mm长的骨刺即表现吞咽障碍症状的病例,这主要是由于食管本身可能有炎症存在(或食管周围炎)。
4.解剖部位特点
症状出现与否及出现早晚、程度轻重等与食管的节段有密切关系。在环状软骨(相当于第6颈椎处)与膈膜部的食管较为固定,因此较小的骨刺即可引起症状。
5.体位影响
当颈椎处于仰位时由于食管同时被拉紧因而食物通过障碍。
1.吞咽障碍
早期主要为吞咽硬质食物时有困难感及食后胸骨后的异常感(烧灼、刺痛等),渐而影响吞咽软食与流质饮食,其吞咽障碍的程度可分为:
(1)轻度 为早期症状,表现为仰颈时吞咽困难,屈颈时则消失。
(2)中度 指可吞咽软食或流质饮食。
(3)重者 仅可进食水汤。
2.其他颈椎病症状
单纯的食管压迫型颈椎病患者少见,约80%的病例尚伴有脊髓脊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症状。因此应对其进行全面检查。
1.X线平片检查
显示椎体前缘有骨刺形成,典型者呈鸟嘴状,其好发部位以颈5~6椎节最多,其次为颈6~7椎节及颈4~5椎节,约半数病例其食管受压范围可达2个椎间隙。
2.钡餐检查
在钡餐吞服透视下(或摄片),可清晰地显示食管狭窄的部位与程度,食管的狭窄程度除与骨赘的大小成正比外,且与颈椎的体位有关,当屈颈时,食管处于松弛状态,钡剂容易通过,轻型者甚至不显示狭窄;但仰颈时,由于食管处于紧张与被拉长状态,致使钡剂通过障碍程度加剧。
3.MRI及CT检查
均可显示椎节局部的病理改变,包括椎节前,后骨刺生成情况及对食管的影响等。
1.吞咽困难
早期惧怕吞咽较干燥的食物,颈前屈时症状较轻,仰伸时加重。
2.影像学检查
包括X线平片及钡餐检查等,均可显示椎节前方有骨赘形成,并压迫食管引起痉挛与狭窄征,必要时可行MRI等检查。
1.食管炎
原发性少见,多由于吞咽时被鱼刺、肉骨等刺伤所致,因此易与因椎体前缘骨刺压迫者相鉴别。可在拍摄颈椎X线平片时吞服钡剂以判定食管受阻原因。
2.食管癌
发病缓慢,以老年人多见,因而易与食管压迫型颈椎病相混淆。行X线钡餐检查及纤维食管镜检查易于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