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应积极控制或去除病因,改善生活方式,确保用药安全,减少出血风险。
确保日常饮食营养均衡,有足量的水果、蔬菜、鱼类和坚果,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症状轻微的患者暂时无需治疗,只需定期监测随访。对于先天性凝血障碍性疾病患者,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是替代疗法,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患者体内缺乏的凝血因子制剂。获得性凝血障碍性疾病患者的治疗重点在于及时控制、去除病因,降低出血风险。
假如患者是由于大出血而入院治疗,那就需要给予急诊输血治疗,同时局部加压包扎或手术结扎血管。
主要治疗措施是替代疗法:根据病因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患者体内缺乏的凝血因子制剂。
凝血障碍性疾病的病因大致可分为 2 类:先天性和获得性。先天性凝血障碍性疾病是由于家族遗传或自身基因缺陷所致;获得性凝血障碍性疾病则是继发于其他疾病或药物不良反应。
先天性凝血障碍性疾病是由于家族遗传或自身基因缺陷导致凝血因子,往往伴随终生,难以根治。
临床最常见的出血性遗传病,存在多种类型,患者均为凝血因子缺乏(例如 A 型缺乏 Ⅷ 因子,B 型缺乏 Ⅸ 因子)导致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
获得性凝血障碍性疾病是继发于其他疾病或药物不良反应,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控制或去除病因。
自身免疫病:抗磷脂抗体和抗磷脂综合症;
恶性肿瘤;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病理性抗凝物质 ;
就目前的医疗技术而言,无论是基因突变还是药物或疾病所引发的凝血障碍性疾病,患者自身都难以实现有效预防,只能在发现症状后尽快就医诊治。伴有家族病史的孕妇,若有条件可以开展产前基因筛查,基于筛查结果考虑是否继续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