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上文所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垂体腺癌的诊断往往是在转移灶发现之后确定,而且也只有出现转移灶才能称为垂体腺癌,而它在转移前只表现为一个单纯的腺瘤' target='_blank'>垂体腺瘤。因此诊断常延迟滞后,早期诊断较困难。实际上,75% 的垂体腺癌是在尸检时发现的。
垂体腺癌的判定需要原发灶与转移灶的病理诊断以及影像的支持。如果能在转移之前预测哪些腺瘤' target='_blank'>垂体腺瘤会发展成为垂体腺癌,实现早期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就会大有帮助。
可能需要进行以下相关检查:
该病具有侵袭性和复发性,患者需要注意定期随访、复查相关指标。
具体如下:
垂体腺癌是指垂体肿瘤的存在与原发性鞍区肿瘤不相邻和/或垂体肿瘤,已经转移到远离垂体的部位。虽然垂体肿瘤通常渗透并侵入周围的鞍状结构,这些所谓的“侵入性”腺瘤' target='_blank'>垂体腺瘤仍局限于原发性鞍区肿瘤部位。
多数垂体腺癌早期就表现出侵袭性,各种治疗效果均不佳,手术后很快复发,并进展成为恶性。
对于 PRL 型垂体腺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最初能使血清 PRL 水平下降,肿瘤缩小,但很快就会反弹,肿瘤增大。对于垂体腺癌,这些药物往往是无效的。
生长抑素类似物对于生长激素垂体腺癌具有一定疗效,能够使血清生长激素水平下降、肿瘤回缩,但目前报道的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癌太少,无法客观评价生长抑素类似物疗效。ACTH 型垂体肿瘤主要表达生长抑素受体亚型 5,而新一代生长抑素类似物帕瑞肽能与受体亚型 5 紧密结合。有报道帕瑞肽与替莫唑胺联合治疗 1 例 ACTH 型垂体腺癌,可以抑制 ACTH 的分泌,使颅内、脊髓和肝的转移灶缩小。
垂体腺癌侵袭性强,外科手术很难治愈,可能需要一次或多次手术切除。手术可以做到大部切除、次全切,有时甚至可以全切。同时,为了控制转移灶引起的相关症状,还需要切除转移灶,多数病例的死亡是难以控制的占位效应。
手术可以解除对周围视神经、垂体柄、垂体等的压迫,尤其当转移到脊椎时,可解除对脊髓和神经根的压迫,立刻缓解症状。可以反复手术切除转移灶,与放、化疗协同控制肿瘤。随着神经内镜在颅底手术入路的发展,它在一些情况下比开颅手术具有更大优势。
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环己亚硝脲和 5-氟尿嘧啶的联合治疗,能延缓垂体腺癌的进展,但全身化疗结果令人失望,这可能是因为垂体腺癌细胞具有高分化的特性。
2006 年,首次报道了 1 例 PRL 垂体腺癌患者应用替莫唑胺后效果明显。之后,更多研究报道了替莫唑胺治疗垂体腺癌取得令人鼓舞的效果。有研究纳入 15 例 PRL 和 ACTH 型垂体腺癌患者,经替莫唑胺治疗后,9 例效果良好。
目前尚无法进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