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患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患者,日常注意事项可以总结如下:
染色体是人类的遗传物质存在的特定形式,在医学上一般称为 DNA(脱氧核糖核酸),染色体具有分裂、复制的功能。人类一共有 23 对染色体,分别来自父母。其中有 1 对是性染色体,它们决定人类性别;其余 22 对染色体就称为常染色体。每个染色体上有许多的基因,基因的不同排列方式,决定了每个人从父母身上遗传的信息不同,因此每对染色体都携带着非常多的遗传信息。当染色体的数量、形态一旦发生异常,或者上面的基因发生突变,就有可能导致遗传信息发生改变,人就有可能患病,并且这些疾病通常为遗传病,也就是说父母可以遗传给后代。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一类疾病的总称。人体的一个性状特征通常是由两个基因共同决定的,这两个基因在同一个染色体上,称为等位基因。同时,染色体上的基因分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其中,显性基因比较“外向活泼喜欢表达”,因此,当 2 个等位基因中只有 1 个显性基因时,人体就可以表现出显性基因特定的性状,所以这 2 个等位基因可以是 1 个显性基因和 1 个隐性基因,或 2 个显性基因的组合。相反,隐性基因比较“内向不喜欢表达”,因此,只有当 2 个等位基因同时是隐性基因时,人体才会表现出隐性基因特定的性状。
某种情况下,当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导致 2 个等位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这时人体就会出现隐性基因特定性状,如果这种性状跟疾病相关,那么就称为隐性遗传病。当这种异常发生在常染色体上,就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女发生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概率相等。
根据发病率高低,常见的几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有: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通常只能进行对症治疗。在此,仅以最常见的三种疾病进行举例介绍。
四氢生物喋呤:目的是降低体内苯丙氨酸水平,能稍微缓解本病的症状。
饮食治疗:目的是减少苯丙氨酸的摄入,避免加重患者的症状。根据患者血液里苯丙氨酸浓度水平进行治疗。
避免阳光照射:目的是减少阳光对皮肤和眼睛的损伤。阳光会损伤患者的皮肤和眼睛,白天要减少外出,外出时要做好防晒措施,戴帽子、墨镜,穿长袖长裤,使用遮阳伞,避免将皮肤暴露在阳光下。
基因治疗[3]:目的是纠正突变的基因,恢复听力。这种方法需要直接向耳蜗导入基因,可实现某种特定的突变基因导致的耳聋恢复听力。这种治疗手段对技术水平要求高,现在有治疗成功的案例,但还处在探索阶段。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病因都是基因异常。如果父母双方各携带一个相同的致病隐性基因,另一个等位基因正常,那么就有 25% 的概率将致病的隐性基因都遗传给孩子,孩子就出现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同时,孩子有 50% 的概率跟父母一样,只有一个致病隐性基因,不发病;还有 25% 的概率是完全正常的基因型(当父母各给孩子一个正常基因的情况下)。
基因突变: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原因。当孩子从父母双方各遗传一个相同的致病基因,或者自身的基因发生突变,同时出现两个相同的隐性基因,就会导致隐性遗传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有很多种疾病。根据疾病不同,患者的症状、表现也不同。在这里,我们列举比较常见的几种疾病,介绍主要的症状表现。
对于一些会引起疾病的危险因素,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或生活方式,从而避免复发或预防得病:
对于另外一些因素,虽然很难改变,但注意如下事项,也有助于避免复发或远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