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家长发现孩子出现新生儿黄疸或伴有慢性贫血症状,最好及早去医院接受诊治。医生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以及血液检测和红细胞酶活性测定等一系列排查手段,可以得出最终的诊断结果,并根据病情程度制定后续治疗方案。
多数患者在婴幼儿时期就会表现出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的临床特征——慢性贫血和黄疸(皮肤或眼睛呈黄色)。由于其他先天性疾病或毒性物质也可能引发类似症状,因此家长最好尽快带患儿去血液专科确诊病情,及早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开展治疗和护理,否则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对于病情较为轻微的患者而言,该病除慢性贫血之外再无其他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因而自身根本无从预测究竟是何疾病。患者还是有必要去医院查明病因,由医生对症下药,制定后续治疗方案,尽可能改善症状或维持稳定,减少对正常生活的影响,控制病情进展风险。
医生会首先进行体格检查和询问病史,可能询问的内容包括:
随后,医生需要通过一系列辅助检查来鉴别发生溶血性贫血的病因,并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最终得出确诊结果。这些检查可能包括: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患者应该注意增强体质,保持身体健康,讲究个人卫生,传染病高发季做好防护,尽可能降低病原体的感染风险。
红细胞是人体血液中最重要的组分,氧气在肺毛细血管网与红细胞结合之后,运送到全身的各处组织器官,满足各种生理、生化反应所需。随后,红细胞又会把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带回肺部,完成气体交换的整个流程。由此可见,红细胞对维持生命至关重要。
若基因突变或其他血液系统疾病造成丙酮酸激酶缺乏症(Pyruvate Kinase Deficiency),就会导致红细胞的能量供应受到影响,难以维持正常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发生破裂形成溶血。该病症状轻重不一,重者在新生儿时期就会发病,并波及全身各处器官,甚至有致死风险,而轻者可能终生无明显症状。自从1961年美国医学专家报告首个病例以来,世界各地已陆续发现了数百个携带该遗传病基因的家族,还有更多病例可能因为未曾就医或误诊、漏诊而尚未被发现。
对于丙酮酸激酶缺乏症,临床始终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在患者贫血严重时,医生会给予输血治疗。目前,医生一般推荐重症患者可以在青少年时期接受脾切除术,以减少对输血的依赖性。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无法实现彻底根治,因此医生的治疗重点在于尽量改善溶血症状,将病情控制在患者可耐受的范围内。临床应对策略以支持治疗为主:
当贫血严重时,患者需要接受输血治疗;新生儿甚至需要开展换血疗法。
长期输血可能发生铁过载,而慢性溶血本身也可能造成铁过载,这些患者都需要使用去铁胺、地拉罗司进行祛铁治疗。
目前,医生一般推荐长期依赖输血的重症患者在青少年时期接受脾切除术。
发生胆结石的患者可以同时切除脾脏和胆囊。
有报告显示,接受干细胞移植的丙酮酸激酶缺乏症患者可以实现完全缓解。但移植过程本身存在极大的风险,对于非致死性的丙酮酸激酶缺乏症是否有必要推行干细胞移植仍有待临床专家的深入探讨。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多为先天性基因突变所致,也可能继发于其他血液系统疾病。该病阻断了红细胞的糖代谢途径,导致红细胞缺乏能量供应,难以维持正常功能,且形态结构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使其更易于发生破裂。
丙酮酸激酶是红细胞内葡萄糖代谢产生能量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葡萄糖就像是汽油,而丙酮酸激酶就像是汽车的发动机。它一旦出了故障,葡萄糖就难以转换成足够的能量,红细胞也很可能就此丧失正常的功能。
同时,由于葡萄糖代谢过程无法最终完成,中间产物也会在红细胞中堆积,损伤细胞的形态、结构。
人体中存在相应的淘汰机制,如果红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损伤,就会被报废、清除。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主要有 2 种类型,病因如下:
人体内的染色体均为成对编组,共有23对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指只要成对的染色体中有1条是正常的,个体就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疾病症状,仅作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必须2条染色体相应部位的基因同时发生突变,才会真正表现出特征性的临床症状。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患者的病情轻重不一,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重者在新生儿时期就会发病,并波及全身各处器官,部分基因缺陷的胎儿甚至无法存活,而轻者可能终生无明显症状。随着年龄上升,病情可能趋于稳定,成年患者一般在感染或女性怀孕时才会发生病情加重。
多数丙酮酸激酶缺乏症患儿出生后就伴有新生儿黄疸,以及轻度-重度贫血。常见各种慢性溶血性贫血的相关症状,包括:
在患者成年后,贫血症状将趋于稳定,但在感染或女性怀孕时,病情有可能加重。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的胎儿在母亲怀孕期间就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问题,甚至难以存活。可能导致的问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