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一旦出现脱肛、排便困难及肛门失禁等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肛肠外科
直肠脱垂诊断不难。根据病史,嘱患者蹲下做排便动作,腹肌用力,脱垂即可出现。
相关检查如下:
直肠脱垂是指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下端肠壁或全层,向下移位而脱垂于肛门外。
5 岁以内幼儿随着身体发育多能自愈,故多采用保守治疗。成人黏膜脱垂者多采用注射硬化剂治疗,成人完全性脱垂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采用手术治疗。
脾虚气陷证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中成药可选用补中益气丸口服;湿热下注证方选升阳除湿汤加减,中成药可选用脏连丸。
但需注意,具体方药选择应咨询专业医生。
小儿直肠脱垂大多可随生长发育而自愈。成人直肠脱垂者,一般不能自愈,并常有日渐加重趋势,故应及早采取治疗措施。
主要症状为有肿物自肛门脱出。随着脱垂加重,引起不同程度的肛门失禁,常有黏液流出,导致肛周皮肤湿疹、瘙痒。因直肠排空困难,常出现便秘和大便次数增多。
肠缺血坏死:如肿物脱垂长期不能还纳和治疗,可能导致肠黏膜缺血坏死。
解剖因素所致直肠脱垂,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但对于继发性所致者,如能及时解除发病因素,则能避免直肠脱垂的发生。
预防直肠脱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感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肛肠外科 朱铄同 医生参与本文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