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尿失禁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不要犹豫或感觉难为情,应该立即去医院就诊。临床医生通过询问病史和症状,并进行盆腔(女性)或直肠(男性)检查后可以对尿失禁作出初步诊断。通常医生还会建议患者写膀胱日记,详细记录每天的饮水量、排尿量和排尿频率等情况。
发生任何类型的尿失禁,都应该及早前往医院就诊。尿失禁在临床很常见,患者与医生交流病情的时候完全没必要觉得尴尬。及时就诊是实现有效的疾病管理,控制尿失禁的关键一步。
临床医生首先要了解患者的详细病史,并进行体检。一般会要求患者咳嗽几下,看是否发生漏尿。对于女性患者需要检查盆腔肌肉和膀胱状态;男性患者需要检查是否有前列腺肥大。大致明确尿失禁的类型之后,需要进一步寻找致病原因。
各项临床检测项目包括:
尿失禁患者可以调整家里的家具陈设,减少障碍物,便于尽快去到洗手间。添置夜间排尿的器具,以备不时之需。如果尿失禁较为严重还要留心是否发生皮肤病。
尿失禁患者尤其需要留心,以防止出现皮肤病。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对于急迫性尿失禁或夜间尿失禁患者,应该确保去卫生间的道路更通畅:
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是指尿液不受控制的自行流出。该症状可发生于各年龄组的患者,但以老年患者更为常见。病情的严重程度各不相同,从偶尔的咳嗽或打喷嚏时发生漏尿,直至突发强烈的尿意,甚至等不及上厕所,发生尿在身上的尴尬场面。虽然这是一个影响成百上千万老年人的普遍问题,但事实上尿失禁并不是老年人在器官衰老过程中的必然后果,通过有效的锻炼、治疗完全可以实现缓解。
对大多数患者来说,采用改善生活方式、训练肌肉和膀胱或服用药物等简单易行的方法,就可以有效的缓解尿失禁。同时,还要及早控制尿失禁的基础疾病。如果上述各项方案效果均不理想,可以施行手术治疗,应当谨慎权衡获益和风险。
尿失禁的治疗取决于尿失禁的类型、严重程度和基础疾病。通常患者需要进行综合治疗。如果是由于基础疾病导致尿失禁的症状,那么临床医生将会首先针对这一疾病进行治疗。
一般建议以非创伤性的方案起始治疗,例如制定作息计划,改善生活方式,定时排尿,膀胱训练、盆底肌肉锻炼、服用药物等。如果这些方案未能起效,才考虑是否进行手术治疗。
如果其他治疗尿失禁的方法都未能起效,可以考虑进行外科手术。手术对于大多数患者具有长期、确定的疗效。手术的总体创伤不大,但少数情况下,在术后可能发生排尿困难、尿急、身体不适等情况。
因此,在手术之前,患者与医生之间需要充分沟通手术的风险与获益。如果女性患者今后还有生育计划,更要仔细权衡,因为妊娠和分娩可能导致尿失禁的手术失败。
当尿液的正常储存和排泄过程受到干扰就会发生尿失禁。虽然老年人尿失禁较多见,但这并不是衰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自然后果。事实上,尿失禁的临床表现多样,致病原因各有不同,只有明确各自的诱发因素,才能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
当尿液的正常储存和排泄过程受到干扰就会发生尿失禁。这可能由多种原因所造成,其中有些是暂时性的问题,有些则会导致长期的尿失禁。
膀胱内尿液充盈的压力超过尿道关闭的阻力时就会发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尿道无法保持关闭状态,可能是由于骨盆的肌肉薄弱/受损,或尿道括约肌(使尿道闭合的环状肌肉)丧失正常功能。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
膀胱控制排尿的肌群收缩过于频繁,即所谓的膀胱过度活动症,可导致患者尿频、尿急。造成膀胱肌群频繁收缩的可能原因包括:
也称为慢性尿潴留,通常是由膀胱梗阻引起,尿液在膀胱内过分充溢又始终无法排净,最终就会呈现不自主的点滴状溢出状态。膀胱梗阻的原因包括:
充溢性尿失禁也可能是由于逼尿肌无法完全收缩,膀胱不能完全排空所致。可能的原因包括:
患者的膀胱完全无法储存尿液。可能的原因包括:
许多人偶尔会有轻微的漏尿,而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会更频繁的排出体积不等的尿量。至于具体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严重程度如何,则取决于患者尿失禁的类型。
当咳嗽、打喷嚏、大笑、锻炼或举起重物时,对膀胱产生突然的压力,造成漏尿。尿量一般很小,但当膀胱处于非常充盈的状态时,也可能排出较大量的尿液。
突然发生非常急迫的尿意,几乎来不及去卫生间,在几秒钟之后就发生排尿。诱发因素可能仅仅是身体位置发生变换,或听到流水的声音,或处在性生活过程中。此外膀胱过度活动综合症也会导致尿频、尿急。
由于梗阻,患者即使努力尝试也无法实现膀胱排空。随着病情的进展,始终充盈的膀胱可导致细小的尿流频繁的溢出。
通常是指患者既有压力性尿失禁又有急迫性尿失禁的症状。例如,在咳嗽或打喷嚏时会漏尿,也会突然有强烈的尿意而失禁。
慢性尿失禁的并发症包括:
虽然并不是每一次尿失禁都能预防,但采取下列措施可以有助于减少尿失禁的发生频率:控制体重;避免或减少饮酒;调整合理的饮水量;定期锻炼,尤其是盆底肌肉的力量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