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出现急性起病,里急后重伴体温升高、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特别是大便的性状、量、频次明显出现变化时。
就医前应准备本次出现症状的时间,期间服药或治疗情况,外院就诊情况及治疗经过,平时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肝脏疾病的情况,平时有无大量饮酒及服用中药病史、是否到过疫区牧区,是否进食生的蔬菜肉类。此外带好医保卡、就诊卡、病历本等。
里急后重(tenesmus)是排便时一种异常的症状反应,可见于多种疾病中。“里急”指未排便之前出现下腹部不适、腹痛,而欲排便时迫不及待;“后重”指排便时有窘迫感,排出不畅,肛门沉重下坠,排便后仍有排便未净的感觉。
针对不同的原发疾病其治疗原则不同,主要治疗原则包括去除诱发因素,积极控制原发疾病,维持电解质和内环境稳定。
引起里急后重的病因众多,其家庭治疗主要在于饮食卫生,部分可疑感染性腹泻患者要做到隔离治疗。
根据病变部位,其病因可分为结肠直肠病变和肠道外病变两大类。前者包括感染性疾病,例如:
非感染性疾病包括:
肠道外疾病包括:
结直肠病变或肠道外疾病时,直肠壁神经感受器不断受炎症性或机械性刺激,发出传入冲动到大脑皮质,导致便意频繁产生,不断引发排便反射,临床上表现为里急后重。
另外,炎症因子刺激肠壁植物神经,还可以导致直肠黏膜敏感性增高、结肠感觉阈值和排便阈值降低,以及直肠顺应性明显下降,使得直肠内即使只有少量粪便、黏液即可引起便意和排便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