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患者出现以下情况,需要立即前往急诊:
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请前往就医:
下列专科医生能够诊断丙型肝炎并提供更多帮助:
医生往往会分两步来诊断和评估丙型肝炎:
实验室检查:大多数是抽血样本进行分析,尿常规和粪便常规要取尿和粪便的样本,介绍如下:
其他检查项目:
筛查通常使用的是:采血样本,进行抗 HCV 检测。对于筛查阳性者再进一步检测 HCV RNA 进行确诊。
通常下列人群应接受丙型肝炎筛查:
不同丙型肝炎患者的疾病表现不同,有些患者会感到疲乏、不适或消化道症状。除积极采取抗病毒治疗外,患者可在家中采取生活方式调整的各项措施帮助自己在身体上和情绪上都保持良好的状态。
病毒性肝炎,是指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造成肝功能损害。目前根据不同的肝炎病毒,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种[1]。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症状表现相似,可出现易疲劳、食欲减退、厌油等症状,部分还可出现黄疸,也就是指体内胆红素代谢出现问题,表现为眼睛巩膜发黄、尿黄、皮肤黄的一种症状。
对于急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预防其发展为慢性感染的有效方法。
对于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再辅以合理的休息和营养支持。
在抗病毒药物治疗方面:
在恢复肝功能方面,治疗如下:
在免疫调节方面,胸腺肽等药物有一定作用。
丙型肝炎领域新药研发进展飞速,不断有新的直接抗病毒药物获批上市。但截至目前,以下一些新药还没有在中国上市,但已经在欧美国家上市的药物有:
司美匹韦、拉维达韦、英莱布韦、伏拉瑞韦。
目前国内外丙肝药物审批竞争激烈,目前拉维达韦、英莱布韦、伏拉瑞韦都在申请上市或临床试验中。
由于丙型肝炎领域新药进展迅速,建议患者密切关注最新资讯,并与医生紧密沟通,以作出最佳的治疗选择。
肝脏移植: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主要的病因。
目前认为,丙型肝炎病毒造成肝损伤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病毒直接攻击人体细胞。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后,人体免疫系统激活,进行“反击”清除感染的细胞。其中,名为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 (CTL) 的免疫细胞起了重要作用,它可直接杀伤受病毒感染的肝脏细胞,从而引起肝脏病变。
急性丙型肝炎,指患者近期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部分患者可以自愈,但大部分患者会发展成慢性感染。慢性丙型肝炎,指感染持续6个月以上。慢性丙型肝炎可能会引发肝脏纤维化,一部分患者会发生更为严重的肝脏问题,如肝硬化、肝细胞癌。
多数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都不会出现明显的特异症状。所以大部分患者并不知道自己得了丙型肝炎。
少数急性感染者会在感染病毒后的 1~ 3 月内出现症状,可能包括:
丙型肝炎能引起患者的肝脏损伤(如肝硬化)。如果进展为肝硬化,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丙型肝炎进展为肝硬化后,若不及时治疗,可出现下列并发症:
急性丙型肝炎的疾病进程:
慢性丙型肝炎的疾病进程:
没有有效的疫苗可用于丙型肝炎的预防,但能够通过一些措施预防丙型肝炎病毒传播,如避免共用注射器、遵循医学操作安全指南、使用针头时充分消毒等。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由于丙型肝炎主要的传染途径主要是血液传播。所以日常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