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征
查体可发现在心前区及左侧腋下部位可闻及心包摩擦音,心包摩擦音是心包炎的特异性征象,在心脏的收缩期和舒张期都可闻及。心界正常或稍扩大。当病情好转或心包积液增多时,心包摩擦音可消失,心包积液体征为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心脏叩诊示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听诊时心包摩擦音消失,心音低而遥远。部分病例可出现心律失常、心动过速。
2.实验室检查
(1)外周全血细胞分析:出现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增高的表现。
(2)免疫学检测:由于可导致心包炎的病毒有很多种,可针对某些病毒抗原、特异性抗体进行免疫学检查,以有助于区分病毒类型。
(3)病毒分离:疾病早期可从咽拭子、粪便、血液等标本中分离出病毒,应结合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致病作用及其被检出时间,认真分析其是否为心包炎的病原体。
(4)血清酶测定:因病毒性心包炎常伴有心肌炎,故患者血清中某些酶类,如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等活性升高。
3.心电图
早期可发现ST段抬高,T波平坦或倒置,有心包积液时可出现QRS波低电压。
4.超声心动图检查
可发现心包积液、心包膜增厚.晚期可出现心包缩窄。同时,可发现心肌增厚、舒张、收缩运动减弱等情况。
5.CT及磁共振检查
当有心包渗液时,壁层和脏层心包间可显示液体充盈区域,还可定量测定渗液量。对肿瘤性心包炎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可发现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的存在。在缩窄性心包炎,CT与磁共振检查对心包增厚具有特征性表现:心室大小正常而右房、下腔静脉和肝静脉均扩张
6.心包穿刺
做诊断性穿刺,并可解除心脏压塞症状;取心包积液做细胞分类和细菌培养,明确致病菌和寻找肿瘤细胞;心包腔内注入抗生素、化学治疗药物。若心包积液量较多,可在心脏超声检查的指引下作心包穿刺,作积液成分、性质及病原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7.心包活检
进行心包组织学、细菌学检查,以明确病因。
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诊断本病:
2.听诊可闻及心包摩擦音。
3.心电图出现新的广泛性的ST段抬高或PR段下移。
如出现上述两项表现,即可确诊本病。
以下可作为附加证据辅助诊断:
1.血液检查中ESR、CPR、LDH、白细胞计数等增高。
2.如出现心包心肌炎,炎症累及心肌,CK-MB与cTnI等心肌损伤标志物增高。
3.心包积液检查可以确定病因。
4.心脏CT或MRI有助于确定病因。
5.如难以确定病因,可进行心包镜及心包活检。
1.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宜保持周围环境安静、整洁和空气流通。急性发热的病人应作隔离。
2.对症治疗
针对患者症状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必要时应用镇静剂、吸氧、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强心剂等。急性期发热的病人,可选用泼尼松或地塞米松等药物。当病人出现心力衰竭时,可用西地兰。
3.病原治疗
对早期发热的RNA病毒感染病例,可试用利巴韦林治疗。对早期发热的DNA病毒感染病例,可试用阿昔洛韦或泛昔洛韦治疗。
4.并发症与合并症的治疗
当病人出现心包缩窄、心包填塞、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时。应给予相应处理,以消除症状、恢复心脏功能。
病毒性心包炎的预后与心包炎的严重程度、原有疾病及患者的心脏功能等因素有关。心包炎越严重预后越差。慢性病毒性心包炎患者,则预后不良,多死于心力衰竭。急性病毒性心包炎病人可于发病后数周至数月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