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776-356 出国就医服务电话

预约国外周期性麻痹,最快 1 个工作日回馈预约结果

出境医 / 知名医生 / 周期性麻痹

周期性麻痹

周期性麻痹(periodic paralysis),也称为“周期性瘫痪”,是指以反复发作的肌无力为特征的一组疾病,症状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发作间期肌力完全正常,常伴血清钾降低,补钾后症状快速恢复。少数患者血钾正常或升高。该病包括原发性与继发性,原发性多有家族遗传史,在同一家族数代人中均有发病,也称为“家族性周期性瘫痪”。但在我国多为散发,常继发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肾小管酸中毒、肾衰竭等,因此发病后需要进行上述疾病的排查。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通常认为与钾离子浓度在骨骼肌细胞内、外的平衡失调有关。当细胞膜两侧钾离子浓度失调后,由于肌细胞膜的正常电活动受到干扰,进而导致病变肌肉处于瘫痪状态。该病常于饱餐后休息中(如清晨)或激烈活动后发病,出现四肢对称性无力,伴有肢体酸胀感,严重者出现呼吸费力,发作经数小时或数日逐渐缓解,发作时可伴有心律失常。一般一年发作数次或更多。治疗以口服补钾为主,症状严重者可静脉滴注氯化钾。出现呼吸困难者需要采用呼吸支持设备,发作频繁者应长期口服钾盐。该病总体预后良好,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病可以减少发作次数,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发作次数趋于减少。饮食应少食多餐,忌浓缩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并限制钠盐摄入,避免感冒受凉及精神刺激,避免使用胰岛素及激素类药物。
神经

就医

周期性麻痹是急性病,出现症状时,往往需要立即就医。因患者常在晨起时发病,故首次就诊时,通常会选择在急诊室就诊,通过化验血清钾浓度、心电图检查等发现血清钾异常,经过补钾后症状恢复即可确诊,但常常需要寻找病因。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周期性麻痹病情轻微时症状不明显,可自行恢复。有家族史或危险因素者需要格外留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定期体检,接受血钾、心电图检测。一旦出现四肢无力、肢体疼痛、心慌、胸闷等迹象时,应记录首次出现症状的时间,并尽快前往神经内科急诊就医,预防恶性心律失常及呼吸肌麻痹的发生。

建议就诊科室

  • 神经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周期性麻痹?

  • 实验室检查:初诊时需要进行血液及尿液检查,这有助于确诊周期性麻痹,并发现危险因素或潜在疾病。具体检查指标可能包括:
    • 血生化;
    • 血离子,尤其是血清钾低于 3.5 毫摩尔/升;
    • 血糖;
    • 甲功 5 项;
    • 肾功能;
    • 尿常规(有助于发现潜在肾病);
    • 必要时可能检查体内激素水平,如醛固酮等。
  • 心电图检查:可发现心电图上出现 u 波,代表血钾低。
  • 肌电图检查:主要是为了排除可与之混淆的疾病,如格林-巴利综合征、多发性肌炎、重症肌无力等。
  • 肌肉活检:对于长期反复发作,且逐渐出现持续性肌无力甚至肌肉萎缩患者,可以进行肌肉活检,通过特殊的组织化学染色了解肌细胞内部结构,进而鉴别或除外其他疾病。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 出现了哪些症状?严重程度如何?症状出现了多长时间?
  • 哪些情况下症状会缓解或加重?
  • 有没有家族史?有无甲状腺功能异常?有无肾病史?腹泻?
  • 是否近期劳累?有无感冒发热?
  • 是否使用过激素或胰岛素等药物?
  • 平时工作压力大吗?作息是否规律?
  • 平时是否有规律的体育运动?饮食方面有什么偏好?
  • 有没有直系亲属也患有周期性麻痹?
  • 在服用哪些药?

患者可能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 如何患上周期性麻痹的?能治疗好吗?
  • 需要做哪些检查?要吃哪些药?医保能报销吗?
  • 目前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哪种方法最适合自己的病情?
  • 是否需要调整某些生活习惯?
  • 这个病有传染或遗传的可能吗?家人需要接受筛查吗?

日常

因肢体瘫痪突然发生,患者会出现恐惧、痛苦、悲伤,抑郁等心理;另外,低钾会使患者发生胸闷心悸、表情淡漠、疲劳等症状,即使病情好转后,仍担心可能复发。因此,日常应注意以下事项:

  • 破除迷信思想:患者家住农村,医疗条件和经济状况较差,且为家族性数代发病,给其家族带来很大的困惑,应及时对其家族成员及村民进行宣教,接受疾病防治知识,解除患者及相关人员思想顾虑,使其科学认识疾病、正确对待婚姻问题。
  • 消除紧张恐惧心理、缓解抑郁心理:本病可预防、可治疗,勿过分紧张。
  • 防跌倒:患者外出应有专人陪伴。患者必须独自外出时,应注意检查衣服鞋帽是否适宜和用物是否备齐,告知他人去向、预计返回时间;同时在口袋内放置写有患者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的安全卡片或布条,发病时可得到他人救助。
  • 患者若出现肢体酸胀、麻木、烦渴、多汗等前驱症状,应立即卧床休息,防止摔伤。
  • 叮嘱患者少食多餐,忌高糖和糖类饮食,尽量进食含钾高的食物,如水果类的杏、桔、香蕉,蔬菜类的菠菜以及肉类、薯类等。忌食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尤其是要控制晚餐碳水化合物的摄人量,以减少该病凌晨发作。限制钠盐摄入。避免过饱、饮酒等诱发因素,禁饮咖啡、茶等具有兴奋作用的饮料。

周期性麻痹介绍

周期性麻痹(periodic paralysis),也称为“周期性瘫痪”,是指以反复发作的肌无力为特征的一组疾病,症状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发作间期肌力完全正常,常伴血清钾降低,补钾后症状快速恢复。少数患者血钾正常或升高。

  • 该病包括原发性与继发性,原发性多有家族遗传史,在同一家族数代人中均有发病,也称为“家族性周期性瘫痪”。但在我国多为散发,常继发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肾小管酸中毒、肾衰竭等,因此发病后需要进行上述疾病的排查。
  • 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通常认为与钾离子浓度在骨骼肌细胞内、外的平衡失调有关。当细胞膜两侧钾离子浓度失调后,由于肌细胞膜的正常电活动受到干扰,进而导致病变肌肉处于瘫痪状态。
  • 该病常于饱餐后休息中(如清晨)或激烈活动后发病,出现四肢对称性无力,伴有肢体酸胀感,严重者出现呼吸费力,发作经数小时或数日逐渐缓解,发作时可伴有心律失常。一般一年发作数次或更多。
  • 治疗以口服补钾为主,症状严重者可静脉滴注氯化钾。出现呼吸困难者需要采用呼吸支持设备,发作频繁者应长期口服钾盐。
  • 该病总体预后良好,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病可以减少发作次数,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发作次数趋于减少。
  • 饮食应少食多餐,忌浓缩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并限制钠盐摄入,避免感冒受凉及精神刺激,避免使用胰岛素及激素类药物。

美国周期性麻痹治疗

应避免各种诱因,平时少食多餐,忌浓缩碳水化合物饮食,并限制钠盐摄入,避免受冻及精神刺激。

  • 正在发病时,如果症状不严重,可立即口服 10% 氯化钾溶液 30 毫升~50 毫升,或者口服 10% 枸橼酸钾 40 毫升~50毫升,此后的 24 小时内,每隔 1~3 小时/次口服上述药物,一日总量为 10 毫升。
  • 症状严重时,直接静脉点滴 10% 氯化钾溶液,以纠正低钾状态。切记,氯化钾溶液绝对不可以静脉推注。
  • 如果出现呼吸肌麻痹,喘气困难,憋气等现象,应立即吸氧,严重者需要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 严重心悸、心慌患者,应立即给予心电监护,尽快补钾,必要时可以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 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应到内分泌科积极进行治疗,防止周期性麻痹反复发作。
  • 伴有肾小管酸中毒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 发作频繁的患者在发作间期,可以长期口服钾盐,如枸橼酸钾,每次 1 克,每日三次。如果预防无效,可以口服乙酰唑胺250毫克,每日四次,或口服螺内酯 200 毫克,每日 2 次。低钠高钾饮食有助于减少发作。

疾病发展和转归

预后良好,随着年龄增长发作次数趋于减少,积极治疗原发病可以减少发作次数。

导致周期性麻痹的因素

该病按照病因可以分为原发性周期性麻痹或继发性周期性麻痹。原发性是指与遗传有关,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同一家族中每代人均有发病),也称为家族性周期性麻痹,这种情况比较少见,有明确的家族史。继发性是指由于某种疾病而引发的周期性麻痹,最常见的疾病是甲状腺功能亢进、肾小管酸中毒、肾衰竭或代谢性疾病。人群中的大部分患者是继发于某种疾病所致,故发病后必须首先进行上述疾病的筛查。

周期性麻痹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周期性麻痹是肌肉膜离子通道病。离子通道是神经肌肉细胞膜上存在的许多蛋白复合体,调控细胞膜内外离子的运动,分为电压门控通道和配体门控通道。当基因突变或某些因素导致细胞膜两侧钾离子浓度发生变化时,细胞膜上的电压门控通道出现关闭、开放或失活三种状态的转变,导致患者出现肌肉无力。

哪些人更易患周期性麻痹?

具有下列危险因素的人,更容易患周期性麻痹。其中,除了年龄和家族病史之外,多数危险因素是可以预防或控制的。

  • 家族遗传病史-高血钾型周期性麻痹: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每代人中均有发病),发病年龄多在 10 岁以下,倾向于白昼发病,表现为肢体肌肉沉重发僵,肌痛或感觉异常,股部及小腿肌肉力弱,也可波及上臂及颈部肌肉,近端肌肉重于远端,但很少表现完全性瘫痪,也很少累及呼吸肌。血清钾升高,经过补钙治疗后可好转。
  • 正常血钾型周期性麻痹:常在夜间发病,持续时间更长,补钾后症状加重,服用钠盐后症状可以减轻。
  • 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更常见。常见的诱因包括
    • 剧烈运动或饱餐后可出现肌无力;
    • 饥饿;
    • 寒冷;
    • 酗酒;
    • 摄入过量碳水化合物;
    • 精神刺激或紧张时可诱发;
    • 感冒发热;
    • 应用胰岛素;
    • 应用激素类药物;
    • 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者。
  • 其他原因:如患醛固酮增多症、肾小管性酸中毒、糖尿病酸中毒;使用某些药物,如甘草、噻嗪类利尿剂、二性霉素,可致尿钾丢失过多;腹泻、吸收不良、胃肠道钾丢失;钡剂、棉子油中毒等也可诱发肌肉无力。

周期性麻痹症状

任何年龄人群均可发病,以 20~40 岁男性多见,且随年龄增长发作次数逐渐减少。

常见症状有哪些?

  • 发病前症状
    • 肢体疼痛,尤其是四肢近端(靠近躯干侧)肌肉酸痛,双侧大腿肌肉酸痛最明显。
    • 肢体感觉异常,出现肢体沉重感、针刺等不适感。
    • 口渴。
    • 多汗。
    • 少尿。
    • 面色潮红。
    • 嗜睡。
    • 恶心。
  • 首发症状:常于夜间睡眠或清晨起床时,出现四肢对称性肢体无力或完全瘫痪,下肢重于上肢,近端重于远端(由于四肢近端肌肉粗大,受累更重)。症状在数小时或 1~2 天后最为严重,此后逐渐缓解。发病期症状
    • 肢体不同程度瘫痪
    • 肌张力低(肌肉松弛)。
    • 腱反射(膝跳反射)减弱或消失。
    • 无病理反射(需经专科医生确认)。
  • 不伴随症状
    • 无意识丧失(患者清醒,可正确问答)。
    • 无大小便障碍(患者可控制排大小便)。
    • 无说话不清楚,无饮水呛咳或吞咽费力。
    • 无眼球活动障碍或看东西出现重影。
  • 伴随症状:少数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气短、心慌、胸闷等感觉,甚至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有濒死感。这是由于血钾过低所致。
  • 预后:发作一般持续数小时或数日,即使不用药症状也会逐渐缓解(这是由于身体内钾离子重新进行了分布,缓解了血清钾的降低)。
  • 发作频率:不同人发作频率不等,频繁者每天均有发作,少者数年或终生仅发作一次。一般情况下,一年发作数次者更多。

周期性麻痹预防

本病目前尚无好的治疗方法,以预防为主,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 剧烈运动、劳累、上呼吸道感染、腹泻以及饮酒、饱餐是麻痹发作的主要诱因。应避免上述行为;
  • 发作有一定的季节性,5~9 月好发,可能与炎热的气候有关。患者应在高发季节做好防护;
  • 多在睡眠中发病,一般只累及肢体骨骼肌,表现为肢体对称性软瘫,近端重于远端,下肢重于上肢,重者亦可累及颈肌和呼吸肌,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 不少周期性麻痹患者可自行恢复,运动中血钾会升高,故运动有助于减轻病情;
  • 必要时可口服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