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异常活动:在肢体没有关节的部位出现异常活动。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当医生怀疑是应力性骨折时,将通过询问病史,结合主要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影像学等检查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应力性骨折患者需要早期干预以减轻疼痛,促进愈合,并防止进一步的骨损伤。越早开始治疗,患者恢复充分活动的速度就越快。治疗以局部休息、不负重活动或石膏固定治疗为主。
对于低危部位骨折患者,比如第 2 和第 3 跖骨干、胫骨干后内侧、腓骨、肱骨近端、肱骨干、肋骨、骶骨及耻骨支的骨折,多可采用保守治疗。
对于高危部位的骨折患者,或者对于那些无法承受长期康复过程的患者,可采取手术治疗方式。
对于高风险部位骨折(如脊柱、膝盖、踝、股骨颈、髌骨、距骨、胫骨前侧皮质等),建议立即手术。因为这些部位骨骼不愈合、进展为完全骨折的几率更高。
应力性骨折主要由肌肉过度疲劳,而不能及时吸收反复碰撞而产生的震动,对骨骼的缓冲作用减弱,持续、长期或反复的应力作用于受力的骨,而造成骨骼损伤。同时,骨本身的强度,也是影响应力性骨折发生的关键因素。
应力骨折的危险因素包括: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下降、特定的重复运动(例如投掷运动员发生肱骨和肩胛骨骨折的风险增加)、维生素 D 和钙不足、摄入热量受限、BMI 偏低。
有如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患应力性骨折: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更容易得病:
主要表现为骨折部位出现针刺样疼痛,还可出现患处皮肤局部肿胀、皮下淤青、压痛、异常活动或骨擦音的情况。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预防骨质疏松很重要,应当鼓励所有患者均衡膳食、摄入充足的钙和维生素 D、训练肌力和柔韧性,以及定期进行负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