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患者怀疑发生排异反应,住院期间应立刻告知医生,若已出院应及时回医院复查。医生会通过体格检查、抗体检测、移植物组织活检来确诊,有时也会进行一些其他检查来评估排异反应的严重程度,用以指导治疗。
移植患者在术后住院期间感到任何排异反应症状(详见“症状”),应立刻告知医生,以便于尽早开展相应的临床干预措施。若已出院,应及时回医院复查。排异反应能否得到及时控制关系到移植物是否能长期存活。因此,有任何功能变化或异常症状都务必即刻就诊。
移植科
血液科(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移植病人)
医生会首先进行常规检查和询问病史来初步判断病情。
排异反应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留心病情的变化趋势;注意个人卫生,尽可能减少感染风险;确保每天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
免疫系统的作用是维护人体健康,识别、攻击、清除外来物体或自身的衰老、变异细胞。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随体液分布全身各处,通过各种途径全面监控是否存在“非己”物体。一旦发现异常,就会释放信号因子,调动免疫系统的各种攻击力,展开全面的围剿,这就是所谓的“排异反应(Rejection)”。
就临床而言,大到器官移植,小到伤口缝线都可能引起排异反应。当然,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还是移植术后的排异反应,因为这对于移植患者性命攸关。一方面移植器官极其珍贵,很难再次获得手术机会;另一方面,移植手术费用昂贵,患者家庭很可能难以承受再次手术的费用。因而,减少排异反应发生风险,及时控制排异反应是移植手术成功的关键。
患者有必要在移植术前接受诱导治疗,降低术后发生排斥反应的风险。术后的超急性排异反应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只能尽早切除移植物,以免危及患者生命。急性和慢性排异反应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对用药方案进行个体化调整,尽可能保护移植器官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患者有必要在移植术前接受预防性的诱导治疗,降低术后排斥反应的风险,例如:
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确诊后只能尽早将移植器官切除,以免危及患者生命。不过随着组织配型技术的不断优化以及高效免疫抑制剂的日益广泛应用,此类排斥反应在临床已非常少见。
急性排异反应的治疗重点在于及时压制免疫系统的攻击,避免移植物遭受严重损伤。常见的临床治疗方案包括:
医生会根据患者急性排异反应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采用上述单一或联合方案进行临床干预。随着临床用药经验的累积和药物类型的多样化,目前多数急性排异反应的移植患者都能得到及时缓解。
慢性排异反应的治疗重点在于终止移植器官及其内部血管的损伤进程,同时寻找诱发慢性排异反应的主要病因,由医生采取适当的措施优化治疗方案:
移植患者的排异反应即使经过适当干预,得到有效控制,仍需在医生的指导下终生用药。只有确保持续、稳定的免疫抑制状态,移植器官才能发挥正常功能。
人体免疫系统遍布全身,监控、识别、清除外来异物。临床最主要的排异反应发生在移植器官和受体之间。从移植器官进入患者体内直至术后多年都有可能发生排异反应,它是导致移植失败最常见的并发症。
发生排异反应的根本原因是免疫系统监控、识别、攻击外来物体:
移植器官植入受体后将使用终生,在此期间以下各种因素可能在不同阶段影响排异反应的发生风险。
移植器官植入受体后,在不同阶段可发生不同的排异反应。几分钟至 24 小时内,超急性排异反应造成的损害程度最为严重。术后 3 个月内最常见的是急性排异反应,典型症状包括移植物局部区域疼痛,并伴随体重增加、发烧、乏力、关节疼痛。3 个月之后发生的多为慢性排异反应,病情进展缓慢,缺乏明显的症状。
外源物体(例如移植器官)植入受体后,在几分钟至 24 小时内可能发生超急性排异反应,它的反应程度最为剧烈,对移植物造成的损害最为严重。
小肠出血,血液淤积,血管系膜细胞肿胀伴动脉血管壁IgG,IgM和C3沉积。
移植后 1 年内最常见的并发症,多数发生在术后 3 个月内,典型临床特征包括移植物局部反应和全身性症状。
发生于移植手术3个月之后,至少持续6个月以上,表现为移植器官功能逐渐的缓慢恶化,缺乏其他明显的症状。
此类排异反应是影响移植器官长期存活的主要障碍。
排异反应如果未能及时预防、处置,将对移植物和移植患者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移植物受到自身免疫系统的持续攻击,结构和功能遭受严重损害。最终移植物可能彻底丧失功能,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超急性排异反应的预防主要在于基因配型和诱导治疗。急性和慢性排异反应的预防则主要在于患者的长期、规范用药,只要遵医嘱用药,准时复查,改善生活方式,必然可以有效预防,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