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776-356 出国就医服务电话

预约国外睾丸肿瘤,最快 1 个工作日回馈预约结果

出境医 / 知名医生 / 睾丸肿瘤

睾丸肿瘤

睾丸肿瘤(tumor of testis)是发生在男性睾丸上的肿瘤。因为睾丸同生殖及内分泌关系密切,所以睾丸肿瘤对男性的影响极大。青壮年男性最常见的实体肿瘤,几乎都属于恶性,约占男性恶性肿瘤的 1%~2%。睾丸肿瘤分为原发和继发性肿瘤,以原发性肿瘤为主。原发性肿瘤又分为生殖细胞肿瘤和非生殖细胞肿瘤,其中生殖细胞肿瘤约占 90%~95%。目前确切的睾丸肿瘤发病机制并未明确,但是与隐睾有明确的相关性。隐睾的睾丸肿瘤发病率是正常睾丸的 20~40 倍。即使隐睾能够复位,也无法完全防止恶变的发生,但是有助于提醒早期发现。临床症状不明显,主要以睾丸可触及的无痛性质硬的肿块为首发症状。根据睾丸肿瘤组织类型和临床分期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可手术治疗结合放疗和化疗。部分肿瘤切除睾丸后还应做腹膜后淋巴结清扫。学会自我检查睾丸,如果发现睾丸或腹股沟出现异常肿块,患者需要提高警惕。

就医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自我检查睾丸的良好习惯。如果睾丸触及异常肿块,就要第一时间考虑睾丸肿瘤患病的可能,及时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 睾丸可触及质硬肿块;
  • 睾丸肿痛或者阴囊坠痛;
  • 腹股沟可触及质硬淋巴结。

建议就诊科室

  • 泌尿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睾丸肿瘤?

  • 查体:医生进行体格检查,主要是检查阴囊,触摸睾丸肿块的大小、是否疼痛、质地,与睾丸及附睾的关系,用手托起阴囊,感觉两侧阴囊重量差异,进行透光实验;触诊腹股沟淋巴结,判断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
  • 化验:主要是检查三个项目: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乳酸脱氢酶(LDH)。其中,LDH 主要是用于转移性睾丸肿瘤患者的检查。一半以上的睾丸肿瘤患者以上检查指标会明显升高。其中,绒毛膜上皮细胞癌患者的 HCG 会百分百升高,其他非精原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 HCG,40% 以上可能会升高,精原细胞癌患者仅 5% 可能 HCG 会升高。
  • 影像学检查:B 超是睾丸肿瘤的检查首选。可以明确定位肿块是位于睾丸内还是睾丸外,还可以明确睾丸肿块的特点、及对侧睾丸情况。还可探查腹膜后有无肿块、肾蒂有无淋巴结转移、腹腔有无肿块等。腹腔和盆腔 CT 对腹腔内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提供指导信息。 MRI 对睾丸肿瘤检查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高,明显优于超声,但价格贵。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 就诊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什么症状?什么时候出现的?
  • 既往是否有过隐睾?
  • 睾丸是否有过外伤?
  • 家族内的男性是否有过类似的情况?
  • 对治疗有什么要求?是否可以接受一侧睾丸切除?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 是不是已经发生了转移?
  • 是否影响生育?
  • 是否影响正常夫妻生活?
  • 是否可以采取保留睾丸的手术方式?
  • 术后是否要接受放化疗?

日常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 手术后,遵医嘱护理,避免感染。
  • 定期复查。
  • 可以适当参加一些体育锻炼。

睾丸肿瘤介绍

睾丸肿瘤(tumor of testis)是发生在男性睾丸上的肿瘤。因为睾丸同生殖及内分泌关系密切,所以睾丸肿瘤对男性的影响极大。

  • 青壮年男性最常见的实体肿瘤,几乎都属于恶性,约占男性恶性肿瘤的 1%~2%。
  • 睾丸肿瘤分为原发和继发性肿瘤,以原发性肿瘤为主。原发性肿瘤又分为生殖细胞肿瘤和非生殖细胞肿瘤,其中生殖细胞肿瘤约占 90%~95%。
  • 目前确切的睾丸肿瘤发病机制并未明确,但是与隐睾有明确的相关性。隐睾的睾丸肿瘤发病率是正常睾丸的 20~40 倍。即使隐睾能够复位,也无法完全防止恶变的发生,但是有助于提醒早期发现。
  • 临床症状不明显,主要以睾丸可触及的无痛性质硬的肿块为首发症状。
  • 根据睾丸肿瘤组织类型和临床分期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可手术治疗结合放疗和化疗。部分肿瘤切除睾丸后还应做腹膜后淋巴结清扫。
  • 学会自我检查睾丸,如果发现睾丸或腹股沟出现异常肿块,患者需要提高警惕。

美国睾丸肿瘤治疗

睾丸肿瘤分为精原细胞瘤(Seminoma)和非精原细胞瘤(NSGCT),不同肿瘤的治疗方式不同,总的治疗原则:以手术切除为主,以放化疗结合为辅。手术可选择根治术,也可以选择保留睾丸的部分切除术,具体手术方式视情况而定。

精原细胞瘤

精原细胞瘤Ⅰ期患者约占 80%,较非精原细胞瘤预后好,且 Ⅲ 期罕见。因为肿瘤细胞对放疗敏感,对这种肿瘤主要是手术后行放射治疗。目前化疗也因为疗效的改善而成为了选择方案。

  • 当前,对 Ⅰ 期患者主要是监测随访, 治疗主要是针对腹膜后转移病灶。
  • Ⅱ 期患者通过放化疗综合治疗。放疗的并发症主要有不育、心血管疾病及继发的恶性肿瘤。单剂量卡铂化疗是目前主要的化疗方案。其化疗后复发率小于10%。
  • Ⅲ 期罕见,且治疗效果不理想,死亡率高。

非精原细胞瘤

非精原细胞瘤临床 Ⅰ 期的患者约占总非精原细胞瘤患者的 50%~60%。肿瘤隐匿性转移主要是淋巴管的浸润。淋巴管浸润病例约占 30%,伴有淋巴管浸润的复发率约为 50%,而不伴有淋巴管浸润的复发率约为  15%~20%。在睾丸切除术后 2 年内复发,常见于腹膜后。术后应监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情况,根据情况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

  • 化疗方案可选择的药物较精原细胞瘤多,如顺铂(DDP)、长春花碱(VLB)、博来霉素(BLM)、更生霉素(DACT)及环磷酰胺(CTX)等。其 5 年生存率为 30%~90%。Ⅱ 期及 Ⅲ 期化疗前肿瘤标记物升高的程度与预后密切相关。
  • 30% 的患者化疗后有残余瘤存在。因残余瘤会增加复发风险,因此任何患者腹膜后肿块大于 1 厘米 时,理论上都需要行手术切除。术后建议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

疾病发展和转归

睾丸肿瘤的死亡率与肿瘤大小、分期、 病理类型、是否合并隐睾相关。肿瘤越大,分期越高,死亡率越高。

各类型肿瘤预后差异明显:

  • 畸胎瘤、间质细胞瘤、卵黄囊瘤及腺肉瘤淋巴瘤等预后良好;精原细胞瘤综合治疗后预后较好;以上类型肿瘤综合治疗的 5 年生存率可达 50%~100%。
  • 胚胎性癌及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预后较差;绒毛膜癌恶性程度极高,易较早发生肺及脑转移后死亡。
  • 合并隐睾者死亡风险也高于未合并隐睾患者。

导致睾丸肿瘤的因素

睾丸肿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睾丸肿瘤的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但隐睾被认为是睾丸肿瘤的最主要危险因素。遗传、激素目前也与睾丸肿瘤发病相关。有研究认为,患者母亲孕期时的体重增加程度、雌激素水平、患者出生时体重,以及社会地位、教育程度、胆固醇水平、生活方式等,都与睾丸肿瘤发病存在相关性。

隐睾:隐睾被认为是睾丸肿瘤的最主要危险因素。

睾丸肿瘤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 隐睾。隐睾是导致睾丸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隐睾患者比正常人的患病几率高 3~4倍 。尽管隐睾与睾丸肿瘤之间的具体关系尚不清楚, 却被认为是是使睾丸温度过高、导致睾丸内癌变几率明显增加的重要因素。
  • 遗传因素。睾丸肿瘤患者的男性血亲中,发病率明显上升。部分研究发现, 染色体 7、8、12、21、X 的改变与睾丸肿瘤的发生有关。尽管真正的睾丸肿瘤遗传表型尚未被发现,但研究人员发现一个定位于人染色体 Xq27 的易感基因与睾丸肿瘤高度相关。
  • 母亲妊娠时激素水平。部分研究认为,母亲怀孕时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高低,与胎儿以后发生睾丸肿瘤的概率有关。男性在胎儿时,会受母亲体内雌激素影响;妊娠反应的严重程度也与睾丸肿瘤发病相关,严重妊娠反应可使胎儿今后发生睾丸肿瘤的危险增加 4 倍。但更多的研究认为, 怀孕时恶心不会增加胎儿今后患睾丸肿瘤的风险,甚至还可能起保护作用。
  • 年龄。睾丸肿瘤主要发生于 15~45 岁男性, 25~35 岁为发病高峰,之后发病几率下降,但 80 岁以后发病几率再次升高。睾丸肿瘤的第一个发病高峰刚好在青春期过后,这表明睾丸肿瘤与性激素活性相关。
  • 种族。睾丸肿瘤的发病存在明显种族差异。黑种人和黄种人的发病率明显低于白种人。
  • 具有不良生活方式。社会经济地位偏低、高脂饮食、吸烟、饮酒等饮食习惯以及缺乏体育锻炼、久坐等习惯,都可导致睾丸肿瘤发病率的增加。

睾丸肿瘤症状

青壮年男性一侧阴囊内可以触及无痛性肿块,或者感觉阴囊钝痛、下腹坠胀不适。

睾丸肿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睾丸肿瘤的常见症状包括:

  • 一侧阴囊内无痛性肿块:当肿瘤较小时,症状常不明显。随着肿瘤逐渐增大,表面光滑或者不平,无弹性,质硬而沉重。但因为肿瘤内并无神经生长,所以常表现为无痛肿块。但可以因为肿块压迫周围组织而表现为钝痛
  • 下腹部坠胀:有时候因肿块过于沉重而使睾丸坠胀,产生下腹部坠胀不适。  
  • 疼痛性肿块、阴囊红肿、阴囊肿胀发烫:因为少数患者起病较急,可以因为肿瘤出血、梗死、坏死,而突然出现急性附睾炎或睾丸炎的症状表现。
  • 腹股沟肿块:因为睾丸肿瘤容易早期转移,转移到腹股沟或腹膜后淋巴结。当睾丸肿瘤远处转移时,会出现转移相关表现,如颈部肿块、胸痛、咳嗽、咯血、食欲减退。

睾丸肿瘤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少数睾丸肿瘤因为分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而出现:

  • 乳房肿大;
  • 乳房疼痛;
  • 女性化乳房。

睾丸肿瘤预防

睾丸肿瘤最重要的是做到早期发现,早治疗,选择理想的治疗方式,以期得到好的预后。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 选择宽松的内衣裤,保持阴囊干燥清爽的状态;
  • 注意个人卫生,洗澡时自行触摸阴囊,检查是否存在睾丸肿物;
  • 注意休息,不过分劳累;
  • 健康饮食,常吃绿色蔬菜,不过分摄入胆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