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生理检查包括运动神经传导测定、肌电图、单纤维肌电图和运动诱发电位。
部分患者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活性增高。大部分患者脑脊液蛋白含量正常,少数患者蛋白轻度短暂升高。部分患者血清抗神经节苷酯抗体滴度升高[4]。
包括神经节苷脂抗体。周围神经磁共振成像检查。
本病预后相对良好。多数患者病情缓慢发展,一些患者常因肌无力而使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目前治疗该病主要应用免疫球蛋白治疗[5]。免疫球蛋白治疗无效时可采用免疫抑制剂。
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目前被认为是治疗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的有效方法。大多数患者在注射免疫球蛋白 1 周内出现肢体肌力改善,新近受累肢体改善更明显,但需反复间断用药。该疗法缺点为价格昂贵,且需每月用药 1 次。而且由于疾病本身的进展及继发性轴突变性,免疫球蛋白的疗效会逐渐下降。
对于免疫球蛋白治疗无效的部分患者,给予静脉用环磷酰胺并持续口服,通常能取得良好疗效。但环磷酰胺不良反应过大,对年龄较小的患者和轻症患者不使用。
本病的病因不详,目前认为与免疫机制相关。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平均发病年龄 40 岁,男性多于女性,一般为慢性起病,少数可亚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如下[3]:
起病部位以肢体远端(离心脏远的,例如手指尖、脚尖等)多见,上肢较下肢更重。肌无力的分布区域与单个周围神经支配范围一致,呈多灶性分布,但是前臂、手腕处及指间功能等更易受损。
早期可不明显,后期呈现对称性肌萎缩,但也有少部分患者后期也不明显,可能与肌肉尚未完全丧失神经支配有关。
患者有可能出现肌束震颤,表现为身体局部肌肉出现不自主的肌束颤动,即“肉跳”。患者也有可能出现痉挛现象,即肌肉突然挛缩(抽筋),感觉剧痛,且肌肉动作不协调。
虽然多灶性运动神经病被认为是一种纯运动神经病,无客观的感觉障碍,除下肢可见轻微的震动觉异常。而感觉消失十分罕见。
约半数患者在肌无力、肌萎缩处腱反射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有的患者出现广泛的反射降低,有的患者腱反射正常,极少数患者反射活跃。
脑神经受累罕见。少数患者在病程中可出现颅神经,多局限于舌下神经受损。多无球麻痹表现。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会导致患者肌无力,从而有可能损害呼吸动力而引起患者通气不足,出现呼吸衰竭的症状。
对于生活理不能自理的重症患者,容易产生焦虑、紧张情绪,精神状态长期受到压抑,容易引发抑郁症。此时家属应多关心、开导患者,必要时需要请求心理医生的专业指导。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尚无较好的预防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