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776-356 出国就医服务电话

预约国外急性鼻炎,最快 1 个工作日回馈预约结果

出境医 / 知名医生 / 急性鼻炎

急性鼻炎

什么是急性鼻炎?鼻黏膜是覆盖在鼻腔内表面的一层黏膜组织,可分泌黏液,对吸入的空气有增加温度、湿度,以及净化灰尘与异物的作用。急性鼻炎,又称感冒或普通感冒,俗称“伤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鼻黏膜急性炎症性疾病。急性鼻炎如何分类/分型/分期?根据患者症状表现将疾病进展分为 3 期: 前驱期:1~2 天,可有鼻干、鼻痒、鼻内灼热及眼痒流泪等症状,全身可出现畏寒、不适等症状。卡他期:2~7 天,出现鼻塞、鼻痒打喷嚏伴清水样鼻涕,嗅觉减退,偶伴头痛及鼻腔出血,全身症状可见发烧、倦怠、食欲减退等。恢复期:7~10 天,清涕减少,逐渐变为黏脓性,全身症状逐渐减轻。这种分期意味着疾病的症状不同,采用的治疗药物也不同。会累及哪些部位或器官?本病是一种局限性疾病,主要累及鼻腔;随着疾病发展,还可能累及耳、眼、呼吸系统等器官。会传染吗?传染源及传播途径是什么?本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传染源是本病患者及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经飞沫传播。能治愈吗?会复发吗?可以治愈。有可能复发。会遗传吗?不会。急性鼻炎很常见吗?很常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冬季更常见。相对于成人,儿童体内缺少致病病毒的相关抗体,更易患病,10%~15% 的儿童可反复发作多达 12 次。

就医

患病时一般以鼻部症状为主,同时警惕伴发急性中耳炎、急性咽炎、喉炎、气管炎及支气管炎等并发症。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哪些情况要立即就医:

还有哪些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 鼻内灼热感;
  • 鼻塞;
  • 流清涕,鼻痒、打喷嚏;
  • 嗅觉减退;
  • 说话带有鼻音;
  • 恶心、呕吐;
  • 食欲减退;
  • 鼻前庭红肿、干裂;
  • 鼻涕倒流而导致的咳嗽、咽痒、咳痰等表现时;
  • 乏力头痛、发热。

就诊前的应对

可以这样做:

  • 就诊前,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清淡饮食,足量饮水。
  • 就诊前,可先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若体温升高大于 38.5 摄氏度时,可口服退烧药。

不能这样做,有可能影响疾病诊治:

  • 避免剧烈擤鼻,容易将上呼吸道病毒及细菌吹入咽鼓管内,引起中耳感染。

应该看哪个科?

  • 耳鼻咽喉科
  • 儿科

医生如何诊断急性鼻炎?

当医生怀疑是急性鼻炎时,一般会通过血液检查和鼻内镜等检查来确诊。

需要做哪些检查?

  • 血液化验检查:目的是明确患者的感染类型,如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主要进行血常规检查。
  • 鼻内镜检查:目的是观察鼻窦引流区域是否存在肿胀及清亮分泌物,以及鼻腔结构是否存在异常、局部是否存在息肉或新生物等现象。

医生会问患者哪些问题?

  • 全身主要不适症状有哪些?鼻部症状有哪些?持续了多长时间?
  • 是否有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或糖尿病病史?
  • 是否接触过“感冒”患者?
  • 是否吸烟?
  • 生活是否规律?是否经常熬夜?
  • 是否使用过药物?效果如何?

患者要问医生哪些问题?

  • 急性鼻炎是什么引起的?能治疗好吗?
  • 需要做哪些检查,服用哪些药物?医保能报销吗?
  • 目前有哪些治疗方法?最适合哪种治疗方案?
  • 是否需要调整生活习惯?
  • 是否有传染性?家人是否需要接受筛查?
  • 能否彻底根治吗?如何预防或者避免再次发作?

日常

日常应注意鼻腔卫生,做好个人防护,避免疾病传播。

日常有哪些注意事项?

  • 如何避免传染他人?患病期间佩戴口罩、勤洗手,室内注意开窗通风,不和家人朋友共用餐具。
  • 如何观察病情与复查?
    • 观察病情:本病有可能复发。若又出现流清涕、鼻塞、喷嚏、鼻痒等表现,提示疾病可能复发或加重,需要及时就医。
    • 复查:康复后无需定期复查,若症状持续不缓解甚至加重考虑为急性鼻窦炎,需要及时到门诊就诊。
  • 如何安排饮食?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饮食。
  • 需要做心理疏导吗?一般不需要。
  • 是否影响性生活,是否影响生育?
    • 性生活:不影响。
    • 生育:不影响。
  • 如何运动?生活中注意多做有氧运动,增强体质,增强免疫力。
  • 还有哪些注意事项?

急性鼻炎介绍

  • 什么是急性鼻炎?鼻黏膜是覆盖在鼻腔内表面的一层黏膜组织,可分泌黏液,对吸入的空气有增加温度、湿度,以及净化灰尘与异物的作用。急性鼻炎,又称感冒或普通感冒,俗称“伤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鼻黏膜急性炎症性疾病。
  • 急性鼻炎如何分类/分型/分期?根据患者症状表现将疾病进展分为 3 期:
    • 前驱期:1~2 天,可有鼻干、鼻痒、鼻内灼热及眼痒流泪等症状,全身可出现畏寒、不适等症状。
    • 卡他期:2~7 天,出现鼻塞、鼻痒打喷嚏伴清水样鼻涕,嗅觉减退,偶伴头痛及鼻腔出血,全身症状可见发烧、倦怠、食欲减退等。
    • 恢复期:7~10 天,清涕减少,逐渐变为黏脓性,全身症状逐渐减轻。
    • 这种分期意味着疾病的症状不同,采用的治疗药物也不同。
  • 会累及哪些部位或器官?本病是一种局限性疾病,主要累及鼻腔;随着疾病发展,还可能累及耳、眼、呼吸系统等器官。
  • 会传染吗?传染源及传播途径是什么?
    • 本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 传染源是本病患者及病毒携带者;
    • 传播途径:经飞沫传播。
  • 能治愈吗?会复发吗?
    • 可以治愈。
    • 有可能复发。
  • 会遗传吗?不会。
  • 急性鼻炎很常见吗?很常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冬季更常见。相对于成人,儿童体内缺少致病病毒的相关抗体,更易患病[1],10%~15% 的儿童可反复发作多达 12 次[2]

美国急性鼻炎治疗

经过合理的休息及药物辅助治疗,一般 7~10 天均可痊愈。但各种病毒感染后获得的免疫力时间长短不一,可反复发作。

危急情况如何处理?

本病是一种病变范围局限的疾病,一般无需紧急救治。

急性鼻炎有哪些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黏液促排剂

  • 目的:帮助排出鼻涕。
  • 常用药物:乙酰半胱氨酸、欧龙马滴剂等。

抗生素

  • 目的:对抗细菌感染。
  • 常用药物:阿奇霉素等。

鼻用糖皮质激素

  • 目的:减轻鼻黏膜水肿,缓解症状。
  • 常用药物:糠酸莫米松、氟替卡松等。

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

  • 局部治疗:目的是改善鼻腔的通气和引流功能,但是不能持续使用超过 7 天。
  • 鼻腔冲洗:可用 3% 浓度、温度在 37 摄氏度左右的生理盐水,每日冲洗鼻腔 1~2 次。目的是改善症状。

疾病发展的结果怎样?

  • 如果没有及时接受治疗:急性鼻炎多可自愈,一般 7~10 天便可完全缓解。但少数患者因治疗不及时,会引起急性鼻窦炎、中耳炎及呼吸系统感染,严重可导致下呼吸道感染引起肺炎、支气管炎[4]
  • 如果及时接受正规治疗:疾病可以治愈,且无后遗症,不会影响正常生活及寿命。

导致急性鼻炎的因素

急性鼻炎的主要病因是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或病毒感染后继发细菌感染。

为什么会得急性鼻炎?

病毒感染:最常见的是鼻病毒感染;其次是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等感染[3]

哪些人容易得急性鼻炎?

有如下危险因素或诱因的人群,更容易得病:

可以预防的因素:

  • 自身因素:受凉、过度劳累、烟酒过度、维生素缺乏等情况引起自身免疫力下降,从而易受到病毒感染。
  • 疾病因素: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炎、鼻息肉、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等疾病,可使鼻腔内的鼻窦结构通气引流不畅,容易引发急性鼻炎。

很难预防的因素:

  • 年龄因素:儿童及老年人[1]

急性鼻炎症状

急性鼻炎患者最常见的是鼻内灼热感、鼻塞、流清涕、喷嚏、鼻痒等症状。一般儿童病情比成人严重,有时伴有食欲减退、发热、恶心、呕吐等。

常见症状有哪些?

局部症状

  • 鼻内灼热感:鼻腔内不舒服,感觉火辣辣的。
  • 鼻塞:感觉鼻子不通气,不能用鼻子正常呼吸。
  • 流清涕:经常流鼻涕,无色透明。
  • 喷嚏、鼻痒。
  • 嗅觉减退:对气味不敏感,明显比正常情况下有所减退。
  • 说话带有鼻音:说话时鼻音很重、很明显。
  • 鼻部红肿、干裂。
  • 咽部不适:鼻涕倒流导致咳嗽、咽痒、咳痰等表现。

全身症状

  • 乏力:常表现为全身没有力气,精神状态比较差,休息后仍不能缓解。
  • 头痛:可能出现头部胀痛或钝痛
  • 发热:体温一般超过 37.5 摄氏度。体温上升期间会出现怕冷、口唇苍白、全身哆嗦等表现。
  • 恶心、呕吐:常进食后感觉上腹部不适,而后呕吐。
  • 食欲减退:由于恶心、呕吐,常不想吃东西。

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 急性鼻窦炎
  • 急性中耳炎
  • 急性咽炎、喉炎、气管炎及支气管炎
  • 鼻前庭炎

急性鼻炎预防

急性鼻炎是能够预防的疾病,可以通过日常行为或生活方式避免患病。

急性鼻炎如何预防?

有一些危险因素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或生活方式,避免得病或复发:

  •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定期复查。
  • 注意防护:如尽量不去多密集的场所;出门戴口罩,避免雾霾刺激等。
  •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另外一些因素虽然很难改变,但注意如下事项,也有助于避免复发或远离疾病:

  • 儿童免疫力较低,冬天注意保暖,平时适当锻炼身体。

更新信息:

更新时间:2021 年 2 月 26 日

感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喉科 景艳 主治医师(医学博士),参与本文内容更新撰写

感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喉科 陈钢 主任医师,参与本文内容更新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