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776-356 出国就医服务电话

预约国外蛔虫病,最快 1 个工作日回馈预约结果

出境医 / 知名医生 / 蛔虫病

蛔虫病

什么是蛔虫病?蛔虫病是由蛔虫的幼虫在人体移行和成虫,然后寄生于人体小肠等部位所致的疾病。疾病名称/定义的演变:无蛔虫病如何分类/分型/分期?根据虫体的发育阶段、寄生部位及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幼虫期和成虫期。不同分期,对患者意味着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不同。会累及哪些部位或器官?幼虫常累及心脏、肺部、甲状腺、淋巴结、胸腺、脾脏、脑和脊髓等部位。成虫常累及肠道、胆道、胰管等部位。会传染吗?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是什么?会传染。传染源:虫卵污染的土壤、蔬菜、瓜果。传播途径:粪-口途径。能治愈吗?会复发吗?治愈:能治愈。复发:会复发。蛔虫病治疗不及时或者是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后,预后比较差,存在复发的可能性。会遗传吗?不会。蛔虫病很常见吗?较为常见。随着卫生条件提升,发病率逐渐下降。

就医

有相关流行病学史,并出现咳嗽、喘息、腹痛、食欲减退、粪便中发现虫体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哪些情况要立即就医:

  • 如果出现急性剧烈腹痛,阵发性加剧或突发性腹痛从小范围逐渐蔓延到全腹。或出现感染性休克的表现如:血压下降、心率增快、面部苍白、四肢厥冷,逐渐出现意识障碍等需及时就医。

还有哪些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 有严重的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症状。
  • 儿童患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
  • 癫痫:俗称羊癫风,多表现为突然发作、自动终止的抽搐。
  • 昏迷:意识完全丧失,任何感觉刺激不能够唤醒的一种状态。

就诊前的应对

可以这样做:

  • 粪便中如发现有虫体,可将其处理干净密封保存好带至医院,对诊断有很大的帮助。

不能这样做,有可能影响疾病诊治:

  • 不要自行服用药物,或自觉症状不重不就诊耽误诊疗。

应该看哪个科?

  • 消化内科
  • 感染科(传染科)
  • 儿科

医生如何诊断蛔虫病?

当医生怀疑是蛔虫病时,一般会通过病史以及粪便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检查来确诊。

需要做哪些检查?

  • 粪便检测:目的是在粪便标本中找到虫卵以确诊[3]
  • 血液检测:目的是检测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是否增加,有助于诊断[3]
  • 影像学检查[3]
    • X 线:目的是对协助蛔虫病的诊断。
    • 超声波检查:目的是使用声波来创建内部器官的图像,可能会在胰腺或肝脏中发现蛔虫。
    • CT 扫描或核磁(MRI):目的是帮助医师检测阻塞肝脏或胰腺导管的蛔虫。

医生会问患者哪些问题?

  • 症状何时开始?
  • 有什么能让症状好转或恶化?
  • 有没有注意到大便或呕吐物中的虫状物?
  • 最近去过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吗?
  • 是否正在服用什么药物?

患者要问医生哪些问题?

  • 为什么我会得蛔虫病?
  • 需要做哪些检查?
  • 药物可以完全清除我体内的蛔虫吗?
  • 会不会传染给他人?
  • 我需要注意什么以防止再次患病?

日常

蛔虫病是我国农村地区常见的疾病,因此可以广泛开展卫生知识宣传,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等防止疾病传播。

日常有哪些注意事项?

  • 如何避免传染他人?患者不应在户外随地排便 、保持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及时洗手。
  • 如何观察病情与复查?
    • 观察病情:若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较前未见明显改善。儿童患者可观察是否仍有神经精神症状,如癫痫、夜惊,或出现磨牙、异嗜症等。如上述症状持续存在应该到医院就诊。
    • 复查:服用驱虫药治疗患者 3~6 月后需进行 1 次复查。有严重并发症需定期多次复查。疾病痊愈后就不需要再复查。
  • 如何安排饮食?清洁饮食。
  • 需要做心理疏导吗?需要:蛔虫病症状明显、病程较长且有严重并发症者,一般根据患者需要进行适当地心理疏导。
  • 是否影响性生活,是否影响生育?
    • 性生活:不影响。
    • 生育: 不影响。
  • 如何运动?发病期间应尽量减少运动。恢复期间应根据个人恢复情况适度锻炼,避免过度锻炼使原有病情加重。彻底痊愈后应合理运动增强身体素质。
  • 还有哪些注意事项?
    •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安全。
    • 不随地大小便,做好粪便管理。

蛔虫病介绍

  • 什么是蛔虫病?蛔虫病是由蛔虫的幼虫在人体移行和成虫,然后寄生于人体小肠等部位所致的疾病。
  • 疾病名称/定义的演变:
  • 蛔虫病如何分类/分型/分期?
    • 根据虫体的发育阶段、寄生部位及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幼虫期和成虫期。
    • 不同分期,对患者意味着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不同[1]
  • 会累及哪些部位或器官?幼虫常累及心脏、肺部、甲状腺、淋巴结、胸腺、脾脏、脑和脊髓等部位。成虫常累及肠道、胆道、胰管等部位[1]
  • 会传染吗?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是什么?
    • 会传染。
    • 传染源:虫卵污染的土壤、蔬菜、瓜果。
    •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
  • 能治愈吗?会复发吗?
    • 治愈:能治愈。
    • 复发:会复发。蛔虫病治疗不及时或者是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后,预后比较差,存在复发的可能性。
  • 会遗传吗?不会。
  • 蛔虫病很常见吗?较为常见。随着卫生条件提升,发病率逐渐下降。

美国蛔虫病治疗

通常只有导致症状的蛔虫病才需要治疗。在某些情况下,蛔虫病可能会自行痊愈。药物治疗是首选的方法,对于一些严重的感染和并发症,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危急情况如何处理?

患者可能会出现完全性蛔虫性肠梗阻,胆道蛔虫症引起急性胰腺炎、肠穿孔、阑尾炎等紧急情况。为避免患者出现不良结局(感染性休克、死亡等),医生需要立即施行救治:

药物治疗

解痉止痛

  • 目的:对症治疗,缓解疼痛。
  • 常用药物:硫酸镁、阿托品、山莨菪碱、哌替啶等。

驱虫药

  • 目的:去除病因,驱除蛔虫,防止虫体进一步对机体进行损害。
  • 常用药物: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等。

抗生素

  • 目的:预防或控制肠道感染。
  • 常用药物:头孢他啶、头孢美咗、左氧氟沙星等。

手术治疗

  • 目的:蛔虫性肠梗阻、肠穿孔、阑尾炎等有手术指征,需尽早手术治疗,以防止其他严重并发症(继发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等)及不良结局。
  • 常用术式:肠梗阻解除术、穿孔修补术、阑尾切除术等。

蛔虫病有哪些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抗寄生虫药物

  • 目的:清除体内寄生的蛔虫。
  • 常用药物: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甲苯咪唑。

手术治疗

  • 手术治疗:目的是防止其他并发症及不良结局的发生。

其他疗法

疾病发展的结果怎样?

  • 如果没有及时接受治疗:则可能出现完全性蛔虫性肠梗阻,胆道蛔虫症引起急性胰腺炎、肠穿孔、阑尾炎等不良后果,病死率高。
  • 如果及时接受正规治疗:该病可完全治愈,对生活质量及寿命无明显影响。

导致蛔虫病的因素

蛔虫病病因明确,主要是人们接触污染的泥土经手入口,生食带虫卵的瓜果蔬菜,或随灰尘吸入咽下等方式感染,虫体寄生在人体小肠或其他器官引起的寄生虫病。

为什么会得蛔虫病?

感染蛔虫病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 吸入并咽下被蛔虫卵污染的土壤、农田和庭院地面的土尘而感染。
  • 直接食用被虫卵污染未经清洗或清洗不彻底的水果、蔬菜。
  • 部分动物以及苍蝇等昆虫接触了污染源,也可以传播蛔虫卵。

哪些人容易得蛔虫病?

有如下危险因素或诱因的人群,更容易得病:

可以预防的因素:

  • 卫生习惯差:不经常洗手,不注意饮食清洁的人容易感染。

很难预防的因素:

  • 年龄:大多数蛔虫病患者年龄在 10 岁以下。这个年龄的孩子可能会面临更高的风险,因为他们更可能在泥土中玩耍。
  • 温暖的气候:蛔虫病在全年气温较暖的国家更为普遍。
  • 地区:在允许人类粪便与当地土壤直接混合的国家或地区,蛔虫病较普遍。

蛔虫病症状

大多数感染蛔虫病的人没有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可出现下列症状,具体取决于身体的哪一部分受到影响。

常见症状有哪些?

  • 肺部受影响出现的症状:持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痛、呼吸急促、喘息等。
  • 消化道受影响出现的症状:可出现隐约腹痛、恶心和呕吐、腹泻或血便。疾病继续进展可能会有严重的腹痛、疲劳、呕吐、体重减轻或营养不良,且呕吐物或粪便中可能会出现蛔虫。也可表现为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症状。
  • 过敏反应:蛔虫的代谢产物会引起部分人群的过敏反应,如哮喘具体表现为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荨麻疹具体表现为皮肤出现风团(俗称风疙瘩)、皮肤瘙痒等。
  • 神经系统症状:严重感染的患儿会出现癫痫(俗称羊癫风,多表现为突然发作、自动终止的抽搐)、昏迷(意识完全丧失,任何感觉刺激不能够唤醒的一种状态)等神经系统症状。
  •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一般在儿童阶段多发,常有夜惊、磨牙等表现,部分人有异嗜症(是指对不应食入的东西难以控制的咀嚼和吞食,如吃煤炭、土块、皮带等)。
  • 全身症状:发热、畏寒、乏力等。

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 蛔虫性肠梗阻[2]
  • 蛔虫性肠穿孔[2]
  • 蛔虫性阑尾炎[2]
  • 胆道蛔虫症[2]​​​​​​​

蛔虫病预防

防止蛔虫病的最佳防范是良好的卫生和常识。

蛔虫病如何预防?

有一些危险因素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或生活方式,避免得病或复发:

  •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处理食物之前,请务必用肥皂和水洗手。彻底清洗新鲜水果和蔬菜。
  • 消灭苍蝇和蟑螂等防止虫卵污染食物和水源。

另外一些因素虽然很难改变,但注意如下事项,也有助于避免复发或远离疾病:

  • 对学校、托幼机构进行普查普治。
  • 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农村地区等可广泛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普及。
  • 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施肥。

更新信息:

更新时间:2021 年 04 月 15 日

感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 冯丹丹 医学硕士,参与本文内容更新撰写

感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  党双锁 主任医师,参与本文内容更新审阅。

美国日本医生

Ricky Clay MD
经验:6-10年
Nathan Formaini DO
经验:6-10年
Sergio Murillo MD
经验:6-10年
Heather Benjamin MD
经验:11-20年
Suzanne Reitz MD
经验:11-20年
Heather Miske DO
经验:11-20年
Bert Hepner DO
经验:11-20年
Steven Paterno MD
经验:11-20年
Aliana Abascal MD
经验:3-5年
Wali Abawi DO
经验: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