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776-356 出国就医服务电话

预约国外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最快 1 个工作日回馈预约结果

出境医 / 知名医生 /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常见的人格障碍之一,终生患病率在 2%~10%。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在儿童少年期,或青春期发展起来,可能与遗传因素和父母的教养方式相关。患者以反社会行为作为主要特征,性格暴躁,对他人和社会缺乏责任感,十分冷漠,不懂体谅和帮助他人,缺乏对欲望的自我控制能力。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矫治难度大,重新犯罪率高,且男性多于女性。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对药物治疗并不敏感。团体心理治疗可能是有效的方法。

就医

如何就医?

  • 如果您身边有人患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请考虑参加互助小组,或寻求精神科医生、社会工作者或心理学家的帮助。
  • 您无法改变亲人的行为,但您可以学习帮助设定底线的应对技巧,并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就诊科室

  • 精神科
  • 心理科
  • 身心科
  • 心理卫生科

医生可能会问什么问题?

  • 患者在学校/工作中的表现怎么样?
  • 平常有撒谎的行为吗?
  • 财务状况怎么样?有没有拖欠款项?
  • 平常性格怎么样?
  • 平常容易生气吗?生气的时候有动手行为吗?有打架斗殴的历史吗?
  • 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患者行为异常的?
  • 这种异常行为有多长时间了?

患者可能会问医生什么问题?

  • 为什么会得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 这种病有的治吗?吃药可以好吗?
  • 是伴随终生的疾病吗?
  • 会不会遗传给下一代?
  • 要去哪个科室看病?

日常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日常要注意什么?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对家庭和社会有严重的危害,除了药物治疗和(或)住院治疗外,还需要配合家庭护理干预和心理护理等。

  • 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围。
  • 对于患者的不合理行为,家人可适当提醒,不可以用训斥、厌恶的态度对待患者。
  • 对待儿童的反社会行为,要宽容,有耐心,避免对患者体罚或虐待患者。
  •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避免激怒患者,防止其依赖和纠缠,帮助患者控制自己的情绪,认识个性缺陷,鼓励患者用积极的态度对待社会、事物,让其逐渐学会社会接受的行为方式。
  • 通过观看短片、图片、电视等方法,向患者宣传法律知识,让其了解道德规范和社会规则,鼓励其对不良行为进行矫正。
  • 引导、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对人际交往中不符合规律的事情进行体验反思,让患者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合理。
  • 对于威胁家庭与社会安全者,报警,申请法院保护令等相关措施。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介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常见的人格障碍之一,终生患病率在 2%~10%[2]

  •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在儿童少年期,或青春期发展起来,可能与遗传因素和父母的教养方式相关。
  • 患者以反社会行为作为主要特征,性格暴躁,对他人和社会缺乏责任感,十分冷漠,不懂体谅和帮助他人,缺乏对欲望的自我控制能力[3]
  •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矫治难度大,重新犯罪率高,且男性多于女性。
  •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对药物治疗并不敏感。团体心理治疗可能是有效的方法[3]

美国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治疗

如何对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进行矫治?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很少主动寻求帮助,因为他们通常认为自己并不需要帮助。对患者的矫治,必须立足于其人格结构的重塑:

  •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只是某一方面人格变异,不具有神经生理性病变,所以对药物治疗不敏感。 
  • 研究患者道德认知发展的原因,排除不利影响,并努力恢复。
  • 营造特殊的文化氛围,并在这一环境中进行行为训练,是对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行为矫治的有效路径。
  • 实施或辅导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矫治,要保持中立态度,既不同情,也不批评。
  • 对危害较大,且危害行为频繁出现者,可采用厌恶疗法,即当患者出现反社会行为时,给予强制性措施惩罚。
  • 在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的人格重建中,要注重对其道德方面和心理因素的协调发展。
  • 团体心理咨询可能是有效的方法,让他们置于人际环境中,控制和改善他们偏离行为,丢掉获得和习得的不良习惯。


 

导致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因素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病因是什么?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常见的人格障碍之一,终生患病率在 2%~10%[2]。目前,对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 遗传因素。
  • 父母的教养方式, 如在压抑或受虐待的环境中长大(特别是在社会病态中)。
  • 发育期的脑缺陷和脑损伤

哪些人有患病风险?

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症状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有哪些表现?

18 岁前品行障碍证据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在 18 岁前至少有以下 3 项品行障碍表现:

  • 反复违反家规或校规。
  • 反复说谎(不是为了逃避体罚)。
  • 习惯性吸烟,喝酒。
  • 虐待动物或弱小伙伴。
  • 反复偷窃。
  • 经常逃学。
  • 至少有 2 次未向家人说明的外出过夜。
  • 过早发生性行为。
  • 多次参与破坏公共财物活动
  • 反复挑起或参与斗殴;另还有被学校开除过,或因行为不轨而至少停学一次;或被拘留或被公安机关管教过。

成年后的表现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至少有以下 3 种表现[5]

  • 严重和长期不负责任,无视社会常规、准则、义务等,如不能维持长久的工作或学习,经常旷工/旷课、多次无计划地变换工作;有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且这些行为已构成拘捕的理由(无论是否拘捕)。
  • 行动无计划或有冲动性,如进行事先未计划的旅行。
  • 不尊重事实,如经常撒谎、欺骗他人,以获得个人利益。
  • 对他人漠不关心,如经常不承担经济义务、拖欠债务、不抚养子女或赡养父母。
  • 很容易责怪他人,或对其与社会相冲突的行为,进行无理辩解。
  • 对挫折的耐受性低,微小刺激便可引起冲动,甚至暴力行为。
  • 易激惹,并有暴力行为,如反复斗殴或攻击别人,包括无故殴打配偶或子女。
  • 危害别人时,缺少内疚感,不能从经验,特别是在受到惩罚的经验中获益。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预防

如何预防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发生?

人格障碍一旦形成不易矫正,短时间内无特殊治疗方法,因此,从致病原因着手,采取一定措施预防至关重要。

  • 亲生父母有人格障碍的,尽量让孩子与父母分开住。
  • 避免对孩子有言语和情绪上的“虐待”。
  • 对于孩子,父母应采取恰当的管教方式,比如:适当关爱、不要过度保护、不要纵容放任、禁严厉惩罚、不要过度干涉、适当鼓励等。
  • 让孩子慢慢学会独立,不要事事都帮孩子处理,以防其产生过度依赖。
  • 强化青少年的道德、法制和情感教育。注重道德情感教育、关怀教育,尤其要进行责任感和义务感的教育。
  • 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父母要多关心孩子,与孩子多交流,培养孩子优良的心理素质。
  • 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社交模式。

美国日本医生

Ricky Clay MD
经验:6-10年
Nathan Formaini DO
经验:6-10年
Sergio Murillo MD
经验:6-10年
Heather Benjamin MD
经验:11-20年
Suzanne Reitz MD
经验:11-20年
Heather Miske DO
经验:11-20年
Bert Hepner DO
经验:11-20年
Steven Paterno MD
经验:11-20年
Aliana Abascal MD
经验:3-5年
Wali Abawi DO
经验: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