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有助于预防中耳炎。
出现下列情况,请立即就诊:
出现下列情况,请及时就诊:
医生会使用鼓气耳镜来观察鼓膜,看是否有中耳腔感染或体液积聚的表现。鼓气耳镜可以将空气推入耳内,让医生方便地看到,鼓膜是否能够自由活动。
其他检查可包括:
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就是进行家庭辅助治疗。
在家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如果鼓膜有穿孔或做了置管手术,应询问医生,怎样防止水进入耳朵里。比如,可以尝试戴耳塞。洗澡和游泳时也要特别留意。
如果不得不乘坐飞机,应事先咨询医生,如何应对飞行途中可能发生的耳痛。比如,在飞机起降时张开嘴,不要堵住口、鼻、耳;或者咽一口唾沫;也可以捏住鼻子,抿住嘴,用力鼓腮帮子。
中耳是耳朵鼓膜里面的一个小空间,正常情况下处于密闭状态,它和外界相通的部位是鼻腔后部——鼻咽部,而咽鼓管是它们之间的通道。中耳炎(middle ear infection)就是中耳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
中耳感染的初步治疗旨在缓解疼痛,医生还会评估是否有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如果病情在最初几天得到改善,那么,针对症状采取家庭辅助治疗可能就足够了。如果经过几天的家庭治疗后,还是没有好转,请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会选择抗菌药类处方药治疗。
可以治疗由细菌引起的耳部感染。但大多数耳部感染的患儿即使不用抗生素,也可以好转。如果在家里接受护理并缓解了疼痛,且几天后症状好转,就不太需要使用抗生素。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医生可能会给予抗生素治疗:
对于 6 个月及以上的患儿,医生会先观察几天,看耳部症状是否会自行改善。
如果医生判断需要使用抗生素,那么最常用的就是阿莫西林,因为它的疗效良好,且花销更低。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感觉情况改善,也要遵医嘱继续使用抗生素和其他处方里的药物。不要随意减停药,以免导致耐药菌的产生。
另外,植入人工耳蜗的患者也可能要用抗生素,因为中耳腔感染可导致严重并发症,例如细菌性脑膜炎,这在植入人工耳蜗的人群中更常见。
使用抗生素的注意事项:
其他能治疗耳部感染的药物包括:
另外要注意,减充血剂、抗组胺药和其他非处方感冒药,通常不能预防耳膜感染和治疗耳膜后积液。另外,抗组胺药会使患儿困倦,反而使他们感觉更糟。这些药物都不能乱用。
这是最常见的儿童手术之一,在门诊就能做,孩子可以在术后 1 ~2 小时后回家,第二天就能回去上学或上幼儿园。
这个手术可以帮助缓解听力问题,有助于防止中耳压力和液体积聚,使液体从中耳排出,防止耳部重复感染。
手术需要全身麻醉,外科医生在鼓膜上开一个小孔,并将一个小塑料管从开口处插进去。大多数情况下,耳管要在其中保留约 6 ~ 12 个月,然后通常自行脱落。耳管脱落后,鼓膜孔通常在 3 ~ 4 周内关闭。如果耳管不能自行脱落,可能需要手术取出。
手术后,需要遵医嘱定期复查,一方面检查耳管是否能正常工作,另一方面要观察有无感染迹象,并及时处理。
细菌和病毒在中耳内繁殖,引起的中耳腔炎症,就是中耳炎。
中耳感染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中耳腔炎症。上呼吸道感染可引起局部肿胀,肿胀可以阻断连接中耳和咽喉的咽鼓管,导致中耳不能与外界连通,由此产生的真空和抽吸作用,可将体液和细菌从鼻和咽喉吸入中耳,而肿胀的咽鼓管阻碍体液排出。这些体液恰好是中耳腔感染的细菌或病毒的完美滋生地。
在没有感染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炎症和体液积聚,并可导致耳内阻塞感,这种类型称为渗出性中耳炎。
中耳感染(即急性中耳炎)通常在感冒或其他上呼吸道感染后的 2 ~ 7 天,开始出现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耳痛、发热、耳朵排出黏稠、黄色或血红色液体等,如果耳内有液体积聚,还会出现耳内压迫等其他症状。
耳部感染的症状可包括:
体液积聚可导致如下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