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肛门直肠指检
指诊时可在齿状线处触及不规则结节、溃疡或息肉样肿块。
2.肛门直肠镜检查
镜下可看到肿块或溃疡,不规则状,灰白或暗红色,触之易出血。
3.盆腔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
可明确肿瘤浸润的深度、范围,与周围器官的关系,有无淋巴结转移。
4.病理检查:一穴肛原癌为移行细胞型,癌细胞无细胞间桥或非常罕见,一穴肛原癌周边细胞呈栅栏状排列。
1.早期症状以血便、肛门坠胀及肛门肿块脱出为主。一穴肛原癌可伴发肛周脓肿、肛瘘、肛裂、痔核出血等并发症。
2.直肠指诊可在齿状线处触及不规则的结节,直肠镜检查可见肛管内肿块呈伞状、溃疡状、息肉状或像痔核样。
3.病理活组织检查是诊断本病的有效方法。
1.肛管鳞状细胞癌:一穴肛原癌为移行细胞型,癌细胞无细胞间桥或非常罕见,依此可与肛管鳞状细胞癌区别。
2.腺癌:一穴肛原癌周边细胞呈栅栏状排列,而腺癌则无此表现。
一穴肛原癌又称泄殖腔原癌,是一种具有特殊起源及特殊病理表现的恶性肿瘤。肿瘤来自肛管直肠环形交界区,是胚胎发育时期内外胚叶一穴肛结合处的残余。本病少见,占直肠肛管肿瘤的1%。其好发年龄为40~60岁,女性发病率大概是男性的2~3倍。
本病一经确诊应及早进行治疗,治疗应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1.手术治疗:肿瘤较大、浸润较广泛者,应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术。
2.其他:对于原发病灶小、无周围侵犯、分化程度好的患者,亦可做肿瘤局部切除加术后放疗,同样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本病较一般直肠腺癌及鳞状细胞癌预后要好。其预后与细胞的分化程度及有无转移有关,患者的5年生存率约为50%。
本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其发病可能与吸烟和性行为有关,特别是同性恋者的经肛性行为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人类乳头状病毒(16型)经同性恋者的性行为传染而致病。
本病的主要症状是便血、肛门疼痛、排便习惯改变及肛门肿块。
1.便血
便后出血,色鲜红或暗红色,有时有黏液血便。
2.肛管肿块
肿瘤多向腔内生长,呈溃疡状、息肉样或痔核样。
3.肛门坠胀
肿瘤位于齿状线或稍上方,可引起肛门刺激症状,如肛门坠胀、里急后重等;肿瘤侵犯齿状线下方则可引起肛门持续性疼痛。
4.其他
大便习惯改变,也可见腹泻或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