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发生新生儿抽搐危险因素的新生儿,反复出现某一动作,且不能被打断,伴有意识状态改变、反应减低、喂养困难等,需及时就诊。
新生儿抽搐的诊断,需要根据病史、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诊断。
如在家中发生新生儿抽搐,需将患儿侧卧位平躺,防止意外伤害,避免刺激,如口中有分泌物或呕吐物,可予以清除,防止误吸。发作持续 5 分钟仍不缓解,需尽快就医。
新生儿抽搐(Neonatal seizure),又称新生儿惊厥,是指新生儿期全身性或身体某一局部肌肉抽搐,是骨骼肌不自主地强烈收缩而引起。
急性发作时需稳定患者,确保气道通畅,建立循环通路,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其次,医生会针对新生儿抽搐发作的病因给予治疗。再者,根据抽搐的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及惊厥的病因,选择抗惊厥药物。
针对新生儿抽搐发作的病因治疗至关重要,可防止进一步的脑损伤。对于一些代谢紊乱(如低血糖、低钙血症和低镁血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全身感染引起的抽搐,尤其重要。另外,如果基础病因没有得到治疗,抗癫痫药可能无法有效控制抽搐。
针对病因治疗后,如有脑电图证实的癫痫发作,可使用抗癫痫药物。苯巴比妥是常用的一线治疗药物。二线药物可选择左乙拉西坦、利多卡因、咪达唑仑等。由于急性症状性抽搐通常会在 2~3 日内缓解,且大多数不会复发,所以越来越倾向于早期停用抗癫痫药。
新生儿抽搐的回复情况主要取决于发作的病因。对于明确诊断为癫痫综合征的新生儿也是如此。新生儿癫痫发作相关的早期死亡发生率高达 24%~30%,并且幸存者中神经功能缺损、发育迟缓和新生儿期后癫痫的发病率也高。
大多数新生儿抽搐发作是症状性的,只有少数为癫痫综合征。许多不同的可能病因,可引起症状性新生儿抽搐发作。病因大致归类为以下。
新生儿抽搐常见的类型有微小型、强直型、多灶性阵挛型、局灶性阵挛型和肌阵挛型。新生儿常见一些非癫痫发作性阵发性事件,有时难以与癫痫发作区分。
新生儿预防感染,对于有发生低血糖风险的新生儿监测血糖;预防围生期缺氧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