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障碍(visual impairment)的定义是视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无法通过常规手段如眼镜或接触镜矫正,也包括那些视力下降却无法配戴或拥有眼镜的人。通常被定义为最佳矫正视力比20/40或20/60差。视力障碍可能会导致人们日常生活活动(例如驾车、阅读、社交和步行)的困难。
- 全球最常见的视力障碍原因是未矫正的屈光不正(42%)、白内障(33%)、青光眼(2%)。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老花眼和散光。
- 白内障是失明最常见的原因。其他可能引起视觉问题的疾病包括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角膜混浊、儿童失明和许多感染。视力障碍也可能是由于脑部问题而引起的,例如中风、颅内疾患、早产或创伤等等,这些情况称为皮质视觉障碍。通过视力测试可以确诊有无视力障碍。
- 世界卫生组织(WHO)使用以下标准对视力障碍进行分类,当通过最合适的眼镜矫正眼睛时:
- 20/30至20/60:轻度视力下降或接近正常视力
- 20/70至20/160:中度视力障碍或中度低视力
- 20/200至20/400:严重视力障碍或严重低视力
- 20/500至20/1000:重度视力障碍或重度低视力
- 超过20/1000:近乎完全视力障碍或接近全盲
- 无光感(NLP):完全视力障碍或全盲
-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80%的视力障碍可预防和可治愈,这包括白内障、沙眼、青光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未矫正的屈光不正以及一些儿童盲。许多严重视力障碍的患者可以通过视力康复、环境改变和辅助装置改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