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776-356 出国就医服务电话

预约国外产褥感染,最快 1 个工作日回馈预约结果

出境医 / 知名医生 / 产褥感染

产褥感染

产褥感染是指产妇在分娩及产褥期【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恢复至正常未孕状态(乳腺除外)所需的一段时期,通常为 6 周】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感染,其发病率约 6%。产褥感染三大主要症状是发热、疼痛和异常恶露,同时由于感染部位、程度、扩散范围不同,其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由于产褥感染对产妇危害性大,是导致产妇死亡的四大疾病之一,所以但凡产妇在产后出现发热症状,要首先考虑产褥感染。产褥感染以 β- 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感染最常见,且多为混合感染。发热、疼痛、异常恶露,是产褥感染的三大主要症状。由于感染部位、程度、扩散范围不同,产褥感染的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存在相关症状的产妇,一定要及时就诊,尤其是对产后发热者,要首先考虑产褥感染。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全身及局部体格检查、B 超等辅助检查、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来确诊产褥感染及评估其严重程度。一旦诊断产褥感染,原则上要尽快应用广谱、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然后根据感染的病原体来调整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对于脓肿形成或宫内残留感染组织者,应积极手术处理感染灶。虽然产褥感染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疾病之一,但积极有效的治疗完全有望挽救患者性命。产褥感染患者要注意加强营养,增强体质,采用半卧位利于恶露引流。预防产褥感染,要保持外阴清洁,临产前 2 个月要避免性生活和盆浴;必要时使用广谱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 当产后出现前述任何症状时,都要及时就医,包括:
    • 发热
    • 会阴部或腹部疼痛
    • 异常恶露
    • 阴道产伤者伤口红肿、化脓
    • 恶心、呕吐、腹胀
    • 腹泻、里急后重
    • 排尿困难
    • 下肢疼痛、肿胀、皮肤发白

就诊科室:

  • 妇产科

医生如何确诊产褥感染?

  • 病史:详细询问病史及分娩过程。
  • 全身及局部检查:仔细检查腹部、盆腔、会阴伤口,确定感染部位和严重程度。
  • 辅助检查:
    • 血清 C- 反应蛋白:该指标升高对早期感染有辅助诊断价值;
    • B 超、CT、磁共振(MRI)检查有助于明确感染部位。
  • 确定病原体:
    • 对可疑感染部位留取分泌物标本和抽血,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 也可通过免疫检测法(包括病原体抗原和特异性抗体检测法)来快速确定病原体。

医生可能会问哪些问题?

  • 采取的是哪种分娩方式?
  • 分娩过程中有无产程延长、阴道损伤等特殊情况出现?
  • 如果是剖宫产,产后伤口愈合情况如何?
  • 孕期卫生情况如何?有无临产前性生活?
  • 孕期身体情况、营养如何?孕期是否贫血
  • 有无糖尿病等慢性病?
  • 目前症状最早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分别是多久?
  • 目前症状严重程度如何(比如发热,最高达多少度)?
  • 除了目前症状,还有没有其他不适?
  • 既往有没有药物过敏史(特别是青霉素、头孢等抗菌药物)?

需要重点向医生咨询的问题有哪些?

  •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些症状,是否是产褥感染?
  • 需要做哪些检查来明确诊断并判断病情程度?
  • 需要采取怎样的治疗方式?
  • 采取有效治疗后,通常情况下预期多久能恢复正常?
  • 治疗期间,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 如何预防以后再发生产褥感染?

日常

  • 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 采取半卧位,以利于恶露引流,同时可使炎症局限于位置较低的盆腔,减少炎症扩散;
  • 在应用肝素治疗期间,要多注意是否有异常的皮下淤血、牙龈出血等情况。

产褥感染介绍

产褥感染是指产妇在分娩及产褥期【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恢复至正常未孕状态(乳腺除外)所需的一段时期,通常为 6 周】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感染,其发病率约 6%[1]。产褥感染三大主要症状是发热、疼痛和异常恶露,同时由于感染部位、程度、扩散范围不同,其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1]。由于产褥感染对产妇危害性大,是导致产妇死亡的四大疾病之一[2],所以但凡产妇在产后出现发热症状,要首先考虑产褥感染。

  • 产褥感染以 β- 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感染最常见,且多为混合感染[1][2]
  • 发热、疼痛、异常恶露,是产褥感染的三大主要症状[1]。由于感染部位、程度、扩散范围不同,产褥感染的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
  • 存在相关症状的产妇,一定要及时就诊,尤其是对产后发热者,要首先考虑产褥感染。
  • 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全身及局部体格检查、B 超等辅助检查、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来确诊产褥感染及评估其严重程度。
  • 一旦诊断产褥感染,原则上要尽快应用广谱、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然后根据感染的病原体来调整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对于脓肿形成或宫内残留感染组织者,应积极手术处理感染灶[1][2]
  • 虽然产褥感染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疾病之一[2],但积极有效的治疗完全有望挽救患者性命。
  • 产褥感染患者要注意加强营养,增强体质,采用半卧位利于恶露引流。
  • 预防产褥感染,要保持外阴清洁,临产前 2 个月要避免性生活和盆浴;必要时使用广谱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美国产褥感染治疗

一旦诊断产褥感染,医生一般会尽快应用广谱、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然后根据感染的病原体来调整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另外,对于脓肿形成或宫内残留感染组织者,医生会积极手术处理感染灶[1]

应用抗菌药物

  • 在尚未能确定病原体时,医生会根据症状,经验性选用广谱高效的抗菌药物;
  • 待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确定病原体和敏感的抗菌药物后,医生会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抗菌药物类型和剂量;
  • 对于中毒症状严重的患者,医生还可能会在短期内加用适量的糖皮质激素,以提高机体应激能力。

胎盘、胎膜残留处理

  • 医生在使用抗感染药物的同时,还会彻底清除宫腔内残留物;
  • 在早期,医生会先行宫内感染组织钳夹术,待感染彻底控制、体温恢复正常后,再彻底清宫,以避免早期因刮宫引起感染扩散、子宫内膜破坏和子宫穿孔。

手术治疗

  • 对于有会阴伤口、腹部切口感染形成脓肿者,医生会及时切开引流;
  • 有盆腔脓肿者,医生可能建议穿刺引流,或切开引流;
  • 子宫严重感染、药物治疗难以控制者,应及时行子宫切除术,以避免脓毒血症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发生。

抗凝治疗

  • 发生静脉炎' target='_blank'>血栓性静脉炎时,要采取抗凝治疗,通常采用静脉输注肝素钠的疗法,目的是溶栓、疏通堵塞的血管,避免肢体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 用药期间需监测凝血功能;目的是避免发生凝血功能异常引发脑出血等严重的用药不良反应。

支持疗法

  • 加强营养并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增强全身抵抗力;
  • 病情严重、贫血者,可多次少量输血以增加抵抗力。

导致产褥感染的因素

产褥感染常见的诱因(危险因素)包括[1]

  • 产妇体质虚弱
  • 营养不良
  • 孕期贫血
  • 孕期卫生不良
  • 胎膜早破:完整的胎膜就像一道屏障,能抵御病原体的入侵,胎膜破裂会导致阴道内病原体入侵感染,进入宫腔并进一步侵犯输卵管、盆腔、腹腔,乃至经血形成全身感染。

产褥感染常见的病原体有:

  • 需氧菌:β- 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淋病奈瑟菌等
  • 厌氧菌:消化链球菌、消化球菌、脆弱类球菌、产气荚膜梭菌等
  • 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
  • 沙眼衣原体

产褥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β- 溶血性链球菌,且多为该病原合并其他病原体的混合感染。

上述病原体入侵机体导致产褥感染的途径有如下两种:

  • 外源性途径:指外界病原体进入产道导致感染,主要通过医务人员消毒不严或被污染的衣物、用具、各种手术器械及产妇临产前性生活等途径侵入机体。
  • 内源性途径:在正常孕妇的生殖道内存在许多微生物,它们平时并不致病,但当孕产妇抵抗力降低、病原体数量和毒力增加时,这些非致病微生物可转变为致病微生物而导致感染。

产褥感染症状

发热、疼痛、异常恶露,是产褥感染三大主要症状。由于感染部位、程度、扩散范围不同,产褥感染的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1]

急性外阴、阴道、宫颈炎:

  • 通常因分娩时会阴部损伤所致;
  • 症状:会阴部疼痛,坐位尤重,可伴低热;局部伤口红肿、发硬、伤口裂开,压痛明显,伴脓性分泌物流出。

子宫感染:

  • 包括急性子宫内膜炎和子宫肌炎,两者常伴发;
  • 症状:腹痛、恶露增多呈脓性,有臭味,子宫压痛明显,子宫复旧不良(子宫复旧是产褥期母体重要变化,子宫于产后 10 日内降入骨盆腔内,产后 6 周恢复至未孕状态);可伴高热、寒战、头痛

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和急性输卵管炎:

  • 症状:下腹痛伴肛门坠胀,可伴寒战、高热、脉搏过快、头痛
  • 查体可发现下腹、子宫旁压痛、肌紧张,有时可触及炎性包块。

急性盆腔腹膜炎及弥漫性腹膜炎:

  • 炎症发展扩大,全身中毒症状明显,高热、恶心、呕吐、腹胀,查体发现下腹部明显压痛;
  • 可在直肠子宫陷凹形成局限性脓肿导致腹泻、里急后重(表现为下腹部不适,很想解大便,却无法一泄为快)、排尿困难;
  • 若在急性期治疗不彻底可发展成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而导致不孕。

静脉炎' target='_blank'>血栓性静脉炎

  • 常发生于产后 1~2 周,症状为持续数周、反复发作的寒战、高热;
  • 发生于下肢的静脉炎' target='_blank'>血栓性静脉炎,表现为弛张热(指体温常在 39℃ 以上,波动幅度大,24 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 2℃,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
  • 下肢静脉炎' target='_blank'>血栓性静脉炎多见于单侧肢体,除了发热,还有持续性疼痛、局部静脉压痛或触及硬索状、下肢水肿、皮肤发白等症状。

毒血症

  • 表现为持续高热、寒战、全身明显中毒症状,多个器官受损,可危及生命。
  • 产褥感染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其他三个原因分别为:产后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病、子痫)[2]。对产后发热者,首先考虑产褥感染。

产褥感染预防

  • 注意孕期卫生,保持外阴清洁;
  • 临产前 2 个月避免性生活和盆浴;
  • 及时治疗外阴阴道炎及宫颈炎症;
  • 尽量避免胎膜早破、产程延长、产道损伤与产后出血等;
  • 必要时使用广谱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美国日本医生

Ricky Clay MD
经验:6-10年
Nathan Formaini DO
经验:6-10年
Sergio Murillo MD
经验:6-10年
Heather Benjamin MD
经验:11-20年
Suzanne Reitz MD
经验:11-20年
Heather Miske DO
经验:11-20年
Bert Hepner DO
经验:11-20年
Steven Paterno MD
经验:11-20年
Aliana Abascal MD
经验:3-5年
Wali Abawi DO
经验: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