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还没有很确切的血液检查或影像学检查,可用于诊断心境恶劣,但某些躯体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出现类似症状,因此仍需辅助检查来鉴别。
如果情绪低落超过 2 周,就应该去看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
出现心境恶劣时,医生先确定此症状不是由身体状况导致的;随后会进行全面的医学评估,尤其关注个人和家庭精神病史。
具体诊断步骤有:
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是治疗心境恶劣的重要环节。此外,还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积极的习惯对改善情绪和提升幸福感都很重要。
心境恶劣(Persistent depressive disorder,PDD),也被称为“轻度慢性抑郁症”,是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主的轻度抑郁,伴有躯体不适、睡眠障碍及相应的情绪和认知改变,但社会功能一般无明显受损,过去被称为“抑郁性神经症”[1]。它相当于重度抑郁症的慢性状态,但抑郁状态程度较轻,症状也比重度抑郁症要少。
心境恶劣是可以治疗的。与所有慢性疾病一样,早期诊断和药物治疗可降低症状的严重程度,缩短持续时间,并降低进展为重度抑郁症的可能性。医生可能会使用心理治疗(谈话疗法)、药物治疗(如抗抑郁药)或这些疗法的联合治疗。
治疗心境恶劣的抗抑郁药分很多种,医生将对患者的身体和精神状况进行评估,并找到最有效且副作用最小的抗抑郁药。常用药物有:
抗抑郁药可能需要几个星期才能完全发挥作用,应至少服用 6-9 个月。如果想停用抗抑郁药,请先咨询医生,并遵医嘱停药。有时,可能需要几周时间才能完全停止使用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可能会导致一些副作用,大多比较轻微,可以耐受。如果实在难以耐受,千万不要自行停药,而应及时和医生联系。
关于心理治疗,有一些提醒,希望大家能了解。
1.切忌贴抑郁症的标签。抑郁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在负性生活事件影响下每个人均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从精神障碍角度而言,每种精神障碍的临床症状在每个人身上均有或多或少的表现。也就是说,如果患者往自己身上“套”各类精神障碍,尤其是神经症性障碍和心境障碍,均能在某种程度上符合。如果患者性格敏感多疑,发现自己符合诊断后会加重焦虑、抑郁情绪,进而更加确信自己患有上述疾病。绝不能仅凭轻度的抑郁情绪、心理评估的抑郁状态而乱贴抑郁症的标签,以免进一步加重患者负性情绪,影响治疗效果。
2 认真倾听。倾听是有效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前提条件[2]。恶劣心境与生活事件和性格有很大关系。因此,心理咨询师在处理恶劣心境首诊患者时,应注意倾听他们叙述过去经历和存在的问题,这样既可以起到支持、疏导的效果,也可以理清其存在的问题,挖掘心理冲突,发现治疗的突破口。在表述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不要随意打断患者,尤其避免根据其表述的“情绪差”“兴趣丧失”“无精打采”等特点,急于给出抑郁的诊断并提出自己的建议。这样既影响医患关系,使患者认为医生不尊重自己,也会使患者不愿暴露深层次的想法,影响治疗效果。
3 避免乱用药物。单纯使用抗抑郁药物而不配合心理干预,并不适合恶劣心境的治疗。但恶劣心境存在持久的抑郁情绪,而我国长期受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临床医生存在“见病不见人”“重临床、轻人文”的倾向[3],不重视医患沟通,容易导致仅通过药物治疗而忽视心理干预。某些患者反复多次入各类医院求治,看过多位精神科或心理医生未获得明确的恶劣心境的诊断,没有得到系统而有效的心理干预,但服用了“黛力新”“舍曲林”“西酞普兰”等多种药物,甚至各类中药,造成无效治疗,进而加重患者对各类治疗方案的不信任,甚至对心理咨询师的不信任,影响后续的治疗。
4 切忌单纯说教、鼓励。心境恶劣患者除情绪差、自我评价偏低外,一般不影响社会功能。但绝不能因患者社会功能不受影响,而单纯通过说教、鼓励等方式,要求患者努力恢复正常。
大部分患者经治疗都可以好转,但是往往容易复发。
目前还不确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心境恶劣或抑郁症。
心境恶劣的症状与重度抑郁症差不多,但数量较少且程度不太强烈。患者的抑郁症状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通常是 2 年或更久。虽然不像重度抑郁症那样使人丧失能力,但心境恶劣会使人长期无法保持最佳状态。心境恶劣可能在儿童时期或成人期开始,在女性中似乎更为常见。
心境恶劣的特点在于病程的持续性。一个在临床上被诊断为心境恶劣的人,每天大部分时间处于持续性的抑郁情绪中,这种情况至少持续两年以上(儿童和青少年为1年),且两年内处于抑郁期的天数占一半以上。患者可能会经历正常的情绪状态,但一般只能维持几天到几周(最多两个月)。此外,被诊断为心境恶劣的人在抑郁状态中时,还会至少表现出以下6种附加症状中的两种:
心境恶劣通常始于青少年时期,超过50%的患者在21岁之前就有明显的症状出现。一个人一生之中患上心境恶劣的概率在2.5%-6%之间。心境恶劣的平均病程为4-5年,但对于少数人来说,可持续20年以上。
心境恶劣患者也可能出现重度抑郁症发作。如果心境恶劣持续 2 年以上(儿童和青少年为 1 年),并出现重度抑郁(Major Depression)发作,就可诊断为“双重抑郁”(double depression)。心境恶劣的患者同时会伴有明显的社交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失眠,有些甚至会发展成双相情感障碍等疾病。
心境恶劣起病隐匿,目前没有合适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