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膝关节内仅有少量关节液,以营养关节软骨、润滑关节、减少关节活动时的磨擦。关节液由滑膜分泌,在关节活动时关节液不断循环更新。但当关节产生病变或患有某些全身性疾病时,可形成关节积液。
关节内少量积液时,无需特殊处理,经休息后人体可自行吸收;若积液量太大,出现关节活动疼痛等症状时,需及时治疗。正确用药,避免关节积液迁延不愈,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节积液患者日常应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减轻体重对膝关节的负担。
关节积液(joint effusion),也称为“关节腔积液”,当关节产生病变或出现某些全身性疾病时,关节液增多即形成关节积液,引起关节疼痛、不适[1]。
根据关节积液是细菌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进行相应的治疗。关节长期积液,或积液反复发作需查明原因,是彻底治疗的前提条件。一般来说,关节积液不是太多,无需特殊处理。如果是超过了 100 mL 就需要进行关节抽液[1][2][3]。
全身应用抗生素,或用庆大霉素等进行关节腔灌洗治疗。
可以关节腔内注入曲安奈德、利多卡因、维生素 B12 进行封闭,抑制滑膜反应,从而减少滑液生成。可在关节腔内注入玻璃酸钠注射液营养软骨。病变关节可用支具固定,减少活动,积液消失后,逐渐恢复关节的屈伸锻炼。
关节积液若积液量不大,无需特殊处理。若经休息后无好转或积液量进一步增加,需及时处理,首先需查明关节积液的病因,针对病因治疗,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合理,会使关节积液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节积液最常见于膝关节。引起膝关节积液的病因很多,常见于:
关节积液只是一种临床表现,更加具体的原因因人而异。有的人可能伴随关节内半月板、韧带、软骨等问题的出现,一定要进行全面的评估检查,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康复训练。
病情较轻时,一般不会出现症状。当关节积液量增多时,会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2]。
如不及时治疗,则关节滑膜长期受炎症刺激反应,可逐渐增厚,且有纤维机化,引起粘连,影响关节正常活动。
关节积液主要的预防措施是避免长期、过度、剧烈的运动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