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776-356 出国就医服务电话

预约国外椎管内囊肿,最快 1 个工作日回馈预约结果

出境医 / 知名医生 / 椎管内囊肿

椎管内囊肿

椎管内囊肿是一种常见的好发于骶部椎管的良性疾病。其病程缓慢,多表现为腰腿疼痛、下肢麻木。人群中有 10% 患有该病,可发病于任何年龄,成年人多见。椎管内囊肿病因尚不明确,可能是脑脊液膜逐渐流入先天性缺陷的憩室而形成囊肿。主要症状表现为反复腰腿疼痛、下肢麻木、下肢臀部肌肉萎缩。手术切除治疗是其治疗的主要方式。累及病变器官附近神经及其他组织,良性瘤转变为恶性肿瘤。

就医

如果囊肿较小时,对腰骶神经未产生压迫,则患者往往无任何症状;如果囊肿长大,可压迫脊髓、骶丛神经引起轻微症状,此时应及时就诊,当症状严重时,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时应立刻拨打 120。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 反复腰疼。
  • 下肢麻木。
  • 下肢肌肉麻木。
  • 大小便障碍。
  • 会阴部下坠痛感。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 腰部剧烈疼痛,毫无缓解,严重影响生活。
  • 晕厥

建议就诊科室

  • 肿瘤科
  • 骨科

医生如何诊断椎管内囊肿病?

结合影像学检查、手术探查和病理识别及病理切片检查能确定诊断,鉴别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骶管内肿瘤。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 X 线脊柱检查:腰骶部及骨盆 X 线片列为常规检查,借此可以观察到椎管、锥板及椎体的病变情况,辅助诊断。
  • CT 检查:CT 可判断肿块的密度、均匀度、边界等情况,判断肿块的良恶性。
  • MRI 检查:显示囊肿大小、数目、位置,且软组织分辨率高,可显示囊肿内结构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是确诊椎管内囊肿的最佳手段。
  • 病理组织检查:病理组织能够直接准确反应病变程度,是诊断疾病的金标准,给予临床医生诊治建议。
  • 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反映患者是否有炎症、感染、肝脏肾脏病变等。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 身体有哪些不适?严重程度?每次间隔及持续时间?
  • 腰骶椎部是否长期疼痛?
  • 是否有囊肿家族史、家族成员患何种囊肿?
  • 是否长期从事接触放射、化学物等致癌物的工作?工作压力大吗?
  • 是否有其他疾病?在服用哪些药物?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 我是怎么得上这个病的?
  • 可以治好吗?
  • 都有哪些治疗方法?
  • 哪一种治疗方法最适合我的病情?治疗时间是多长?
  • 医保能报销吗?
  •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 治疗后,注意事项是什么?饮食需要调整吗?可以中药进补吗?
  • 这个病会传染吗?我的家人需要接受筛查吗?

日常

改善生活方式,是治疗椎管内囊肿的基础。患者在日常中应注意下列几个方面。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 术后护理:术后取俯卧位,伤口用沙袋压迫,卧床至少 1 周,戴围腰 1 个月;体力恢复后尽早活动,可以从散步慢慢开始;出院后 1 个月左右到医院复查。
  • 日常服药:服药期间注意不能饮酒,观察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必要时就诊。
  • 忌油炸、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反复发作者忌油腻之物,多吃食蔬菜、水果,增加维生素,保持大便畅通。
  • 日常生活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手更衣,可以帮助预防感染。
  • 生活中出现不适时,及时就医,不要自行服药控制症状。
  • 每天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睡眠,规律饮食,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 具备良好的积极乐观心态。

椎管内囊肿介绍

椎管内囊肿是一种常见的好发于骶部椎管的良性疾病。其病程缓慢,多表现为腰腿疼痛、下肢麻木。

  • 人群中有 10% 患有该病[1],可发病于任何年龄,成年人多见。
  • 椎管内囊肿病因尚不明确,可能是脑脊液膜逐渐流入先天性缺陷的憩室而形成囊肿。
  • 主要症状表现为反复腰腿疼痛、下肢麻木、下肢臀部肌肉萎缩。
  • 手术切除治疗是其治疗的主要方式。
  • 累及病变器官附近神经及其他组织,良性瘤转变为恶性肿瘤。

美国椎管内囊肿治疗

对于囊肿块较小的患者或者年老不愿承担手术风险的患者,应当采取药物保守治疗;对于囊肿块较大的患者,应当进行手术切除根治,并积极治疗并发症,改善生活方式有利于治疗,患者要谨遵医嘱,定期复查。

手术治疗

根治性囊肿切除加硬膜缺损修补,结扎漏口并填塞脂肪:适用于肿块较大的患者,特别适用于小儿患者,防止术后脑脊液漏且复发率较低[6]

药物治疗

保守治疗:使用中药治疗,局部针灸、推拿、按摩,可适当服用消炎药,如常规的头孢等药物。

其他治疗方法

如发生转移有恶变情况,建议辅助放化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椎管内囊肿发病缓慢,前期无明显症状,后期会,出现一系列严重症状,带来严重并发症,如不及时治疗,导致病变转移为恶性,可能威胁生命安全。

导致椎管内囊肿的因素

椎管内囊肿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先天性因素或后天性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椎管内囊肿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椎管内囊肿的病因至今未明,可能与创伤和炎症等后天性因素有关[3]。大多数学者认为是一种先天性缺陷[4],在腹压增加或动脉搏动时,脑脊液的流体静力压增高,使脑脊液通过蛛网膜的薄弱处,逐渐流入先天性缺陷的憩室而形成囊肿[5]

哪些人容易患椎管内囊肿病?

有如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人群容易得椎管内囊肿:

  •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喜食富含饱和脂肪酸(如动物性脂肪、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和反式脂肪酸(如饼干、蛋糕等西式点心、炸薯条等)的食物,以及酸、辣食物。
  • 吸烟:香烟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如焦油、尼古丁。
  • 长期失眠、精神压力大或孕期情绪低下的人群。
  • 工作环境:长期接触致癌物质或处于致癌物质环境中的人易患肿瘤,如有物理放射物质、紫外线、化学亚硝酸盐、一氧化氮等。
  • 缺乏运动、免疫力低下者。
  • 长期酗酒者。
  • 肥胖或超重:BMI 在 24~27.9 为超重,BMI>28 为肥胖,BMI= 体重(千克)/身高(米)2
  • 高血压:血压水平在 140/90 毫米汞柱(mmHg)或以上。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人群容易得椎管内囊肿:

  • 遗传因素:有家族性椎管内囊肿的人群。
  • 腰椎容易发生炎症或疼痛的人群。

椎管内囊肿症状

椎管内囊肿前期无明显症状,后期有反复腰腿疼痛、下肢麻木、下肢臀部肌肉萎缩等症状。缩等症状。其发病缓慢,不能及时治疗易引发脑脊液漏等并发症。

椎管内囊肿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椎管内囊肿的常见症状包括:

  • 反复腰腿疼痛、下肢麻木、下肢臀部肌肉萎缩。
  • 肛门坠落疼痛:在站立、行走、咳嗽、精神紧张或作 Valsalva 动作时加重,平卧休息后缓解[2]
  • 会阴部的不适感、麻木感。
  • 大小便障碍。

椎管内囊肿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椎管内囊肿病程缓慢,长期发展会导致治疗艰难,容易引发脑脊液漏出,甚至带来生命危险。

常见并发症包括:

椎管内囊肿预防

椎管内囊肿的具体病因不明确,所以还没有特异有效的预防方式。但是该病与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关系,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但可以延缓疾病进展,还有助于预防发病。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 有家族性疾病的人群,应当定期检查,及时治疗。
  • 减少富含饱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的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西式糕点等;辛辣、刺激的食物也要控制进食。
  • 戒烟、远离二手烟。
  • 适当减重,控制 BMI 在 18.5~23.9。
  • 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手换衣,个人物品尽量不与他人共用。
  • 规律锻炼,每周运动 3~5 次,运动时间可以逐渐增加。

美国日本医生

Lisa Abaid MD
经验:11-20年
Mauricio Acebey MD
经验:11-20年
Anup Bendre MD
经验:11-20年
Amy Wickman MD
经验:11-20年
Nathan Melton DO
经验:11-20年
Matthew Austin MD
经验:11-20年
Doojin Kim MD
经验:11-20年
Premjit Deol DO
经验:11-20年
Muhammad Raza MD
经验:11-20年
Max Cohen MD
经验:21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