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可危及生命,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
可根据患者出现的临床表现考虑本病的可能性,但确诊需靠影像学检查来确定。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术后需要严格的院内护理,且患者平时的锻炼及饮食对于术后功能的恢复也至关重要。[5]
患者可在医护人员的指导、协助下从局部肌肉的揉捏开始,逐渐到关节活动及自我肢体锻炼,尽早恢复神经功能。每次锻炼时间要根据患者自身具体情况而决定,如锻炼过程中出现心慌、面色苍白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训练,平卧休息。平卧时颈托松开,下床时戴好颈托。
患者第一次进食时,缓慢地喂水或流质食物,观察有无呛咳及吞咽困难,以防误咽窒息,如无明显不适,可逐渐从流质食物过渡到普通饮食。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又称Arnold-Chiari 畸形,主要是由胚胎时期后颅凹中线结构发育异常所致,小脑扁桃体、小脑蚓部、延髓、四脑室下部疝入枕骨大孔内[1]。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分型通常分为四型,分别为Ⅰ型、Ⅱ 型、Ⅲ 型、Ⅳ 型[4]
对于无明显临床症状或临床症状轻微并且无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一般采取保守治疗。对于病情进展的患者,手术是治疗唯一的治疗方法。
诊断明确且具有手术指征后可选择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及康复理疗仅仅能改善症状,不能长期缓解病情。
对于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行成的原因,至今尚未完全研究清楚。目前最广泛接受的机制是由于先天性或获得性疾病导致后颅窝缩小或发育不良。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较认同的假设是轴索中胚层发育畸形而导致枕骨原节发育不良,导致后颅窝发育畸形拥挤而继发小脑扁桃体下疝。近年来,越来越多关于的家族性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聚集、孪子的研究报道提示,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患者可能有基因学改变。
头痛或颈部疼痛是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最主要的临床表现。症状与小脑扁桃体、第四脑室、延髓、神经等颅内结构受压有关。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Ⅰ型起病于儿童期,但患者可能直到青年或成年期才出现神经科症状。起先为颈枕部疼痛,随后出现脑干、脊髓神经症状。其他症状还有:
超过 70%~80%[2]的患者就诊时出现某种程度的眼或耳功能障碍,表现为: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Ⅱ型最常见于 2 岁以内的婴儿,3 个月以内者发病率最高。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脑积水。30% 的患者在童年时(5 岁前)会出现脑干损害症状,其中超过 30% 死于呼吸衰竭。临床表现有:
脊髓空洞是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可达 30%~70%[2]。最常见于颈髓段,其次是颈胸段。
脊柱侧凸相对常见(30%)于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的患者中,具体病理原因尚不清楚。
在年龄较大的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Ⅱ型患者中经常出现斜视、水平眼震(特别在上视时)、辐辏和跟随运动异常等眼部症状。
注意女性孕期、围生期的预防,按时产检,谨慎用药,防止畸形儿的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