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776-356 出国就医服务电话

预约国外汗孔角化症,最快 1 个工作日回馈预约结果

出境医 / 知名医生 / 汗孔角化症

汗孔角化症

什么是汗孔角化症?皮肤分表皮和真皮,表皮又可分成角质层和生发层两部分,角质层形成的过程称为角化。汗孔角化症是由于皮肤角化过程发生异常,所导致的一种少见的慢性皮肤病,常自幼开始发病,皮肤损害程度不一,其特征为存在 1 个或多个萎缩性皮肤损害,皮肤损害的边缘有角化层形成过度而产生嵴样隆起。本病根据症状表现及病理结果可分为多种类型,少数病例可能会发生恶变。哪些最常见的症状表现可能提示得这个病?四肢、颈部、肩部、面部出现边界清楚、隆起且角化过度的萎缩性皮肤损害,多提示汗孔角化症。有哪些分类或分型?按照疾病的表现及病理结果的不同,可以分为播散性浅表光化性汗孔角化症、线性汗孔角化症、点状汗孔角化症、掌跖播散性汗孔角化症。分型的不同,意味着这个病的病因、表现及治疗有所不同。为什么会得这个病?目前认为,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是出现汗孔角化症表现的原因。尚不明确导致该过程的具体机制,可能和遗传因素、紫外线辐射以及免疫状态有关。这种遗传病的主要预防措施是什么?汗孔角化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进行基因检测和产前诊断是避免疾病遗传的关键。如何治疗?汗孔角化症的治疗选择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切除以及破坏性治疗(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现有的医学证据不足,不能得出各种治疗方案之间的有效性差异。目前治疗方案主要是基于皮肤损害大小、皮肤损害位置、美观影响、恶变风险以及患者意愿等因素进行选择。能治愈吗?经过规范化的治疗,本病可以治愈。本病的患病情况如何?本病发病率较低,尚无确切的人群发病率调查。本病会传染吗?本病不会传染。

汗孔角化症症状

哪些表现可能提示得了汗孔角化症?

本病主要表现为四肢、颈部、肩部、面部皮肤出现边界清楚、隆起且角化过度的萎缩性皮肤损害,部分患者可以有口腔黏膜乳白色条索状的隆起、阴茎龟头糜烂样改变等。

症状

丘疹:角化型的小丘疹为本病的早期表现,丘疹隆起于皮肤表面,缓慢向周围扩大,形成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环形或不规则形皮肤损害。在病变皮肤的边缘,角质隆起呈堤状或狭窄呈嵴状,中央轻度萎缩,呈淡褐色至深棕色,境界清楚,边缘比较像黑线圈,有时可见到与毛囊一致的角质栓。皮肤损害大小不等,有数毫米至数厘米。其数目因人而异,从单个至成百上千个。皮肤损害好发于四肢,尤其手足居多。颈、肩、面部及部位也可受累,包括头皮、口腔黏膜。由于发生部位不同,其皮疹表现也不一样[2]

  • 发生在皮肤较细嫩部位的皮肤损害:如面部、腋窝等,皮疹边缘嵴状隆起不突出,萎缩、角化均不明显。
  • 发生在暴露易受摩擦部位的皮肤损害:如肘、膝关节伸侧面,其角化特别明显。
  • 发生在口腔黏膜的皮肤损害:呈乳白色条索状的隆起。
  • 发生在阴茎龟头的皮肤损害:呈糜烂样改变。

体检

患者的体检结果通常没有明显异常,无特殊发现。

汗孔角化症预防

对于一些会引起疾病的危险因素,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或生活方式,从而避免复发或预防得病:

  • 防晒:紫外线可能加重或诱发本病,患者应该注意防晒,如出门打伞或带帽。

对于另外一些因素,虽然很难改变,但注意如下事项,也有助于避免复发或远离疾病:

  • 产前基因诊断:汗孔角化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进行基因检测和产前诊断是避免疾病遗传的关键。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 角化过度的丘疹样皮肤损害:当四肢、颈部、肩部、面部出现边界清楚、隆起且角化过度的萎缩性皮肤损害时,多提示本病,应及时就医。尤其是发生在易受摩擦部位的皮肤损害,有癌变风险,患者应予重视。
  • 阴茎龟头糜烂样改变。
  • 口腔黏膜乳白色索状隆起。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 本病一般不会出现威胁生命的情况,没有拨打 120 的必要。

建议就诊科室

  • 皮肤科

医生如何诊断汗孔角化症?

当医生怀疑是汗孔角化症时,一般会通过问诊,对皮肤损害区的观察,及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来确诊。

  • 组织病理学检查:典型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可以协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也可以和其他类似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医生通常会在典型皮肤损害处取一小块组织,然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取样过程中可能有一定的疼痛等不适,请患者尽量配合。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或家属哪些问题?以及患者或家属可以提前准备哪些信息?

  • 皮肤损害最初出现的时间,是否伴有红斑及色素沉着,近期皮肤损害范围有无扩大、颜色有无变化,以便于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情况,以及严重程度。
  • 症状是否在大量紫外线下暴露后出现,或在紫外线下暴露后加重?以便于了解皮肤损害是否和紫外线暴露有关。
  • 近期是否服用免疫抑制剂,或是否有免疫系统疾病?以便于了解是否有免疫抑制这一危险因素。
  • 患者的父母、兄弟姐妹及其他亲人中,是否有类似症状或曾经确诊过本病,以便于了解是否有遗传因素存在。

日常

  • 术后护理注意事项:术后需要注意手术部位的清洁与消毒,不要沾水,不要洗澡,可以使用湿毛巾,需要避开手术部位。
  • 用药注意事项:
    • 外用 5-氟尿嘧啶:使用前应该现在耳后皮肤少量涂抹,确认无过敏等不良反应后才能使用。
    • 外用维 A 酸类药物:使用前应该现在耳后皮肤少量涂抹,确认无过敏等不良反应后才能使用。使用后可能会导致皮肤干燥、脱屑、泛红,此时应该减量或停用。外用维 A 酸类药物会增加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建议晚上使用,治疗期间注意防晒。
    • 口服维 A 酸类药物:口服维 A 酸类药物可能会导致黏膜干燥、脱发、肝功能检查异常,使用期间应密切关注这些不良反应,并定期检测肝功,如不能耐受应及时就医,肝功能有异常者禁用。本品有致畸性,育龄妇女及其配偶,口服本品期间、服药前 3 个月内、服药后 1 年内均应严格避孕。
  • 定期复查:患者应该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一般在接受治疗 6 个月内复查。
  • 饮食:
    • 术后饮食:术后就可以正常饮食,应多吃水果、蔬菜、瘦肉、鸡蛋等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食物,同时应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生姜、生蒜、韭菜等。
    • 在一般情况下:针对这个疾病而言,应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生姜、生蒜、韭菜等。
  • 运动:
    • 术后运动:由于手术采用局部麻醉,术后运动无特殊。
    • 运动和本病没有相关性,但适度的运动有助于维持身心健康,可能有助于本病的治疗。
  • 其他注意事项:
    • 防晒:紫外线可能加重或诱发本病,患者应该注意防晒。
    • 减少皮肤损害部位的摩擦:摩擦或增加本病的恶变风险,患者应该注意尽量减少皮肤损害部位的摩擦,对于易受摩擦的皮肤损害应该及时去医院处理。

汗孔角化症介绍

  • 什么是汗孔角化症?皮肤分表皮和真皮,表皮又可分成角质层和生发层两部分,角质层形成的过程称为角化。汗孔角化症是由于皮肤角化过程发生异常,所导致的一种少见的慢性皮肤病,常自幼开始发病,皮肤损害程度不一,其特征为存在 1 个或多个萎缩性皮肤损害,皮肤损害的边缘有角化层形成过度而产生嵴样隆起。本病根据症状表现及病理结果可分为多种类型,少数病例可能会发生恶变。
  • 哪些最常见的症状表现可能提示得这个病?四肢、颈部、肩部、面部出现边界清楚、隆起且角化过度的萎缩性皮肤损害,多提示汗孔角化症。
  • 有哪些分类或分型?按照疾病的表现及病理结果的不同,可以分为播散性浅表光化性汗孔角化症、线性汗孔角化症、点状汗孔角化症、掌跖播散性汗孔角化症。分型的不同,意味着这个病的病因、表现及治疗有所不同。
  • 为什么会得这个病?目前认为,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是出现汗孔角化症表现的原因。尚不明确导致该过程的具体机制,可能和遗传因素、紫外线辐射以及免疫状态有关。
  • 这种遗传病的主要预防措施是什么?汗孔角化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进行基因检测和产前诊断是避免疾病遗传的关键。
  • 如何治疗?汗孔角化症的治疗选择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切除以及破坏性治疗(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现有的医学证据不足,不能得出各种治疗方案之间的有效性差异。目前治疗方案主要是基于皮肤损害大小、皮肤损害位置、美观影响、恶变风险以及患者意愿等因素进行选择。
  • 能治愈吗?经过规范化的治疗,本病可以治愈。
  • 本病的患病情况如何?本病发病率较低,尚无确切的人群发病率调查[1]
  • 本病会传染吗?本病不会传染。

美国汗孔角化症治疗

汗孔角化症的治疗选择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切除以及破坏性治疗。现有的医学证据不足,不能得出各种治疗方案之间的有效性差异。目前治疗方案主要是基于皮肤损害大小、皮肤损害位置、美观影响、治疗可用性以及患者意愿等因素进行选择[1]

药物治疗

  • 外用 5-氟尿嘧啶:外用 5-氟尿嘧啶,目的是可以通过诱导角质细胞增生正常化,而有效治疗本病,通常使用 5% 的 5-氟尿嘧啶乳膏进行治疗。
  • 外用维 A 酸类药物:可采用外用维 A 酸类,作用是抑制皮肤的不良角化,诱导皮肤角质形成正常化。常用药物有,0.05% 维 A 酸乳膏、0.1% 阿达帕林乳膏或 0.05% 他扎罗汀乳膏。
  • 口服维 A 酸类药物:重症患者可口服维 A 酸类药物,目的是诱导皮肤角质形成正常化。常用药物有,维 A 酸、异维 A 酸等。

手术治疗

  • 皮肤损害切除术:目的是直接切除角化明显的皮肤区域,恢复外观,并减少癌变风险。对于角化明显的损害,尤其是发生在臀部、手掌、脚掌的单发性损害均可予手术切除。
  • 皮肤磨削术:目的是减轻皮肤的角化程度,以恢复外观。一般仅限于面部汗孔角化症,用皮肤磨削机进行全面部皮肤磨削,对皮肤的环形损害边缘堤状隆起,以手术刀刮除为主。

其他治疗方法

  • 激光治疗:目的是祛除过度角化的皮肤区域,恢复外观,减少癌变风险。单个损害可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对于角化较厉害的皮肤损害可多次重复照射。
  • 冷冻治疗:目的是祛除过度角化的皮肤区域,恢复外观,减少癌变风险。对单个汗孔角化采用棉签蘸液氮,直接涂于皮肤表面,使皮肤损害发白,反复冻融数次。

疾病发展和转归

  • 如果不及时、接受正规的治疗:汗孔角化症皮肤损害通常一直存在,极少自发性消退,并且有恶变风险。汗孔角化症患者中的恶变发生率为 7.5%-~11%,从发病到出现癌变的平均时间为 36 年,发生在易受摩擦部位的汗孔角化症,有更高的恶变风险[3]
  • 如果经过及时、正规治疗:大多数轻症患者可以痊愈,手术患者可能会遗留瘢痕(在日常生活中,俗称为“疤”),一般没有后遗症,对寿命和生活质量没有影响。

导致汗孔角化症的因素

目前医学上认为,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是出现汗孔角化症表现的原因。尚不明确导致该过程的具体机制,可能和遗传因素、紫外线辐射以及免疫状态有关。

汗孔角化症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 遗传因素:针对汗孔角化症家族性病例的研究提示,该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也就是说,父母双方有一方患有本病,则孩子就会有很大的可能发生汗孔角化症。
  • 紫外线辐射:暴露于紫外线下的皮肤可能促发汗孔角化症。本病好发于暴露于日光的皮肤,以及有大量日光暴露的个体。此外,在实验条件下给予人工紫外线也可能诱发本病。
  • 免疫抑制:如患者本身还患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或在服用免疫抑制类的药物,如环孢菌素、硫唑嘌呤;或本身有免疫缺陷性疾病,如艾滋病;都会增加发生汗孔角化症的风险。据医学估计,免疫抑制状态的器官移植接受者中,汗孔角化症的发病率约为 1%~11%[3]

哪些人群,更容易得病?

  • 父母、兄弟姐妹等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患有本病者:汗孔角化症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患者的亲属发生本病的风险明显升高。
  • 长期在紫外线下暴露者:暴露于紫外线下可能促发汗孔角化症,增加本病的患病风险。
  • 免疫功能抑制者:免疫功能抑制,如良性疾病,或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情况下的药物相关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都可能增加发生汗孔角化症的风险。

美国日本医生

Ricky Clay MD
经验:6-10年
Nathan Formaini DO
经验:6-10年
Sergio Murillo MD
经验:6-10年
Heather Benjamin MD
经验:11-20年
Suzanne Reitz MD
经验:11-20年
Heather Miske DO
经验:11-20年
Bert Hepner DO
经验:11-20年
Steven Paterno MD
经验:11-20年
Aliana Abascal MD
经验:3-5年
Wali Abawi DO
经验: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