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症药疹表现多形型皮损,各类型皮损有各自典型表现,可伴有瘙痒;重症药疹除皮肤损害还可累及眼、口腔、呼吸道和胃肠黏膜,可伴有高热、疼痛、谵妄、昏迷等全身症状和内脏损伤,若不及时治疗,可继发感染、败血症、肝肾衰竭、内脏出血和过敏性休克等危及生命。具体如下:
轻症药疹主要表现为皮疹,皮损消退局部可出现脱屑、色素沉着等。重症药疹除皮损外,可伴有高热、疼痛、谵妄甚至昏迷等全身症状,引起肝肾衰竭、电解质紊乱、继发性感染和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者可致死。
常见并发症包括:
药疹为药源性疾病与个体体质有密切联系,因此避免使用致敏药物、与其结构相似的药物及在部分易致敏药物用药前进行皮试都非常重要。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皮损局限,停药后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无全身症状可留家观察。若皮损瘙痒明显甚至疼痛,伴有全身症状,或者其他系统损害时需及时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药疹的诊断主要根据明确的服药史和临床表现。药疹具有多样性,难以与皮疹的类似皮肤病相鉴别时,医生则必须根据患者病史、病程、全身症状、实验室检查如免疫试验法加以综合分析。
保护皮肤黏膜,保持创面清洁,防止引起感染,。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等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皮肤、黏膜发生炎症性损害,可伴有一定全身症状,严重者可累及多器官、多系统。
治疗原则:停用致敏药物,包括可疑致敏药物和与其结构相似的药物;多饮水或输液以加快体内药物排泄。轻型药疹使用抗组胺药、维生素 C 和钙剂等;重型药疹使用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及支持疗法。目的是阻止全身性变态反应发生,防止和预防并发症。用药时注意观察肝肾功能,糖皮质激素使用指标和停药方法。
停用致敏药物包括:可疑致敏药物和与其结构相似的药物,避免交叉过敏或多价过敏;多饮水或输液以加快体内药物排泄。
及早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
轻症药疹在停用致敏药物后,症状可减轻或消失;重症药疹若不及时治疗可致高热、腹泻、谵妄甚至昏迷等全身症状,同时还可引起肝肾衰竭、继发性感染和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者可致死。
药疹发生主要是个体因素和药物因素,其发病机制复杂,具体机制尚未明确。发病与患者的过敏体质有关,男女老少均可发病,个体对药物反应的敏感性不同。不同种类药物导致药疹的危险性也不同,解热镇痛药、安眠镇静类、抗生素类和中草药是常见的药物类别[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