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国外距骨骨折,最快 1 个工作日回馈预约结果

出境医 / 知名医生 / 距骨骨折

距骨骨折

距骨骨折(Talus fracture),即距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遭到破坏。距骨是距下关节、跗横关节及踝关节复合体的关键连接,参与足踝部多种复合运动。在距骨骨折脱位时,进入距骨的血管易受损伤,未断裂的血管因局部软组织挫伤、肿胀,及骨折脱位的挤压导致血供受阻,发生距骨缺血性坏死。距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 0.14%~0.9%,占足部骨折的 3%~6%。距骨骨折按部位分距骨头、距骨颈和距骨体骨折。距骨颈骨折目前多用 Hawkin 分型,距骨体骨折常用 Sneppen 分型。主要症状是伤后踝关节下部肿胀、疼痛、不能站立和负重行走。医生会建议做 X 线检查和 CT 检查,以观察骨折部位、骨折块粉碎程度及周围骨关节受累情况。无移位的骨折可行非手术治疗,移位严重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或关节融合术。需要早期治疗、良好复位、可靠固定、尽量保护血供,以降低缺血性坏死、创伤性关节炎和骨折不愈合发生率。距骨骨折预后与分型密切相关,并发症包括皮肤坏死、感染、缺血性坏死、创伤性关节炎、骨折畸形愈合、骨折不愈合。早期康复训练是功能恢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就医

距骨骨折常发生在外伤后。尽早就诊、早期治疗,对于预防严重并发症是有益的。首次就诊时,医生会进行影像学等检查来诊断。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在外伤后踝关节下部疼痛、皮下淤斑、局部肿胀、不能站立行走,要怀疑距骨骨折,并前往骨科门诊就医。开放性骨折、全身多发伤、出现皮肤血液循环障碍者,尤其要尽快就诊、尽早处理。

就诊科室

  • 骨科

医生如何诊断距骨骨折?

  • X 线检查:应摄足踝部正位、侧位和斜位片,仔细观察距骨和周围关节面的对应关系以防漏诊,还要评估其他合并损伤情况。Canale 位(足内旋 15 度,球管与水平夹角 75 度)能使距骨在正位像上较长,较好地观察距骨颈骨折的情况。
  • CT 检查:比 X 线检查更精确地观察骨折部位、骨折块粉碎程度及周围骨关节受累情况。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 有没有受过外伤?什么时候受的伤?受伤时的情景怎么样?
  • 疼痛的部位在哪里?现在感觉怎样?能否行走?
  • 有没有吸烟、酗酒、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闭塞性脉管炎、皮质激素使用史?
  • 在服用哪些药?以前有过手术或外伤史吗?

患者可能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 距骨是哪块骨头?骨折能治好吗?
  •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 手术医保能报销吗?
  • 需要做手术吗?
  • 目前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哪种方法最适合我的病情?
  • 我是否需要调整某些生活习惯?
  • 需要制动多久?康复训练怎么进行?
  • 这个病有什么并发症?发生了并发症怎么治疗?对生活有什么影响?

日常

距骨骨折后的康复是功能恢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生活中距骨骨折患者应注意下列几个方面。

  • 营养支持。除了保证每日热量摄入,可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比例。
  • 前期制动。一般外固定 6~12 周,具体需依据分型、采取的治疗方案、复查结果决定。前 6~8 周行短腿石膏前后托外固定,之后可换为行走靴 4~6 周;或者直接穿戴行走靴,但前 6~8 周不允许脱下。缺血性坏死发生率较大者可适当延长不负重期。
  • 功能锻炼。前 6~8 周石膏制动时不进行踝关节锻炼,但可训练膝关节、髋关节及足趾相关肌肉的力量,整个下肢的力量训练可以通过蹬腿、直腿抬高、俯卧屈膝和活动足趾来加强,这样可以保持全身的适应状态,为下地负重储备足够的肌力。去除石膏改换行走靴后开始踝关节、距下关节等功能锻炼。待 X 线显示骨折愈合后允许负重行走。功能锻炼和负重行走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无痛的范围内进行,在随访过程中依据医生的建议做出调整。

距骨骨折介绍

距骨骨折(Talus fracture),即距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遭到破坏。

  • 距骨是距下关节、跗横关节及踝关节复合体的关键连接,参与足踝部多种复合运动。在距骨骨折脱位时,进入距骨的血管易受损伤,未断裂的血管因局部软组织挫伤、肿胀,及骨折脱位的挤压导致血供受阻,发生距骨缺血性坏死。
  • 距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 0.14%~0.9%,占足部骨折的 3%~6%。
  • 距骨骨折按部位分距骨头、距骨颈和距骨体骨折。距骨颈骨折目前多用 Hawkin 分型,距骨体骨折常用 Sneppen 分型。
  • 主要症状是伤后踝关节下部肿胀、疼痛、不能站立和负重行走。
  • 医生会建议做 X 线检查和 CT 检查,以观察骨折部位、骨折块粉碎程度及周围骨关节受累情况。
  • 无移位的骨折可行非手术治疗,移位严重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或关节融合术。需要早期治疗、良好复位、可靠固定、尽量保护血供,以降低缺血性坏死、创伤性关节炎和骨折不愈合发生率。
  • 距骨骨折预后与分型密切相关,并发症包括皮肤坏死、感染、缺血性坏死、创伤性关节炎、骨折畸形愈合、骨折不愈合。
  • 早期康复训练是功能恢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美国距骨骨折治疗

医生会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估骨折的部位、严重程度、移位等,再决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非手术治疗

没有移位或移位很小的距骨体、距骨头及距骨后结节骨折;距骨颈骨折无移位或移位小于 5 毫米及内翻未超过 5 度,均可采用闭合性复位,石膏固定 6~12 周。当 X 线检查骨折愈合, 去除石膏不负重关节功能锻炼 1~2 个月后,再开始逐步负重行走。

手术治疗

对于移位较大或者不稳定的的距骨骨折,可以采用外科手术。

  • 内固定术。较大的骨软骨碎片需要内固定,如克氏针和 Herbert 螺钉固定。骨折切开复位后用克氏针、镙钉等均可有效内固定。在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的前提下,让骨折处骨质逐渐愈合。
  • 开窗术。较小的骨软骨碎片无法固定,须彻底清除,用小的克氏针对损伤灶行开窗术可以促进纤维软骨形成,纤维软骨可以允许距骨体承受较大的压力。
  • 自体骨软骨移植。即从患者自己身上影响较小的部位取骨软骨填补距骨骨折处。适应证是距骨损伤部位直径大于 1.0 厘米,并仅限于孤立的内侧或外侧的距骨体损伤,且无波散性的关节炎。
  • 关节融合术。说的通俗点就是把关节做死,把关节软骨去除后依靠内固定让骨质愈合,原来可活动的关节就不复存在了。又分踝关节融合术、距下关节融合术、三关节或胫距跟关节融合术等。对于严重粉碎性的距骨骨折,无法采用任何复位、固定者,主张行 Ⅰ 期关节融合术。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如骨不连等)行 Ⅱ 期的关节融合术。距骨缺血性坏死、距骨骨髓炎、陈旧性骨折脱位也是手术适应证。

疾病发展和转归

尽早治疗、良好复位、可靠固定、保护血供,有助于预防严重并发症。发生骨坏死的患者预后较差。距骨头因有充分的血供,其发生坏死的几率不超过 10%。距骨颈骨折分类依据 Hawkin 分型:Ⅰ 型骨折坏死率 0%~13%,Ⅱ 型骨折坏死率 20%~50%,Ⅲ 型坏死率可达 80%~100%,Ⅳ 型几乎 100%。距骨体骨折缺血性坏死发生率为 25%~50%,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约为 50%。

导致距骨骨折的因素

距骨骨折多由高处坠落、 交通事故、 重物压砸及运动所致。

距骨骨折是怎么引起的?

  • 距骨头骨折占全部距骨骨折的 5%,以压缩骨折最为常见,主要是足背伸时胫骨远段前缘挤压距骨头或踝跖屈位时,轴向压力造成距骨头内侧压缩骨折。
  • 距骨颈骨折占距骨骨折的 50%~80%,是最常见的距骨骨折,多发生于 20~35 岁的男性。其损伤机制大致分为四步:
    • 踝关节过度背伸致距下关节的后关节囊撕裂,距骨颈撞击胫骨远端前缘,产生沿距跟骨间韧带走行的距骨颈无移位骨折;
    • 骨折移位将产生距下关节内翻或外翻的脱位、半脱位;
    • 若背伸暴力继续,踝关节后关节囊及三角韧带后束断裂,距骨体脱位于内踝与跟腱间,距骨体骨折面将旋向外侧;
    • 在距骨体自踝穴中完全脱出的基础上,前足跖屈的反作用力造成距舟关节脱位。
  • 距骨体骨折占距骨骨折的 13%~23%,致伤原因以高处坠落为主,此时距骨体常受到胫骨与跟骨间的轴向压力,并根据足踝位置的不同及跟骨内、外翻而形成不同类型的骨折。

距骨骨折症状

距骨骨折有哪些常见症状?

  • 踝关节下部疼痛,压痛以内、外踝前方、下方为剧。
  • 不能站立行走,功能障碍十分显著。
  • 局部肿胀。
  • 皮下淤斑。
  • 关节脱位者局部有明显突起(畸形)。可触到骨性突起,脱位的距骨压迫皮肤,局部皮色可出现苍白。

距骨骨折并发症有哪些?

  • 皮肤坏死、继发感染:属于早期并发症。原因为脱位的距骨压迫皮肤造成血液循环障碍;手术中勉强闭合伤口,但伤口张力太大等。
  • 距骨缺血性坏死:与骨折脱位、酗酒、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闭塞性脉管炎、皮质激素使用等有关。其中,严重的骨折脱位是常见原因之一。胫前、胫后及腓动脉的分支是距骨血供来源,跗骨窦动脉和跗骨管动脉供应距骨体的中心和外侧面。骨折损伤任一血管均易造成距骨发生坏死。
  • 创伤性关节炎:受伤时关节损伤以及复位不良、受力异常是常见原因。
  • 骨折畸形愈合:以内翻成角畸形常见。内翻畸形易发生于 Ⅱ 型距骨颈骨折早期,采取保守治疗无效时。此外,用来固定的螺钉压迫骨质,也会导致此畸形。该畸形会改变足内侧纵弓,限制踝关节、距下关节活动。
  • 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不常见。

距骨骨折预防

距骨骨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伤暴力的机制和程度,预防的重点在于避免外伤的发生。

美国日本医生

Ricky Clay MD
经验:6-10年
Nathan Formaini DO
经验:6-10年
Sergio Murillo MD
经验:6-10年
Heather Benjamin MD
经验:11-20年
Suzanne Reitz MD
经验:11-20年
Heather Miske DO
经验:11-20年
Bert Hepner DO
经验:11-20年
Steven Paterno MD
经验:11-20年
Aliana Abascal MD
经验:3-5年
Wali Abawi DO
经验:3-5年